為改善屢被民眾詬病的畜牧業異味及環境汙染問題,嘉義縣環保局整合環保稽查管制及農業輔導,針對畜牧業空汙、廢水及禽畜糞等對症下藥,開處方落實改善畜牧環境,成功讓畜牧業陳情案件數從2019年598件,下降至去年461件,降幅近3成。
環保局表示,為改善畜牧業異味等民眾陳情狀況,光是2021年執行畜牧業重點區域異味稽查就達138場次,包括啟動「早鳥及夜鷹」專案稽查85場次,會同畜牧業主管機關農業處至新設置畜牧場會勘40場次,以及聯合稽查57場次,希望達到汙染源頭管制效益。
此外,為釐清異味汙染源頭,環保局也進行15場次周界異味採樣檢測,即俗稱的官能測定,加上288場次放流水水質採樣,只要業者不符合排放標準都依法裁處,去年已裁處56件。
除了稽查管制作為,環保局也與農業處、工研院針對被陳情及環保違規畜牧場,辦理52場次訪視與輔導,就業者飼養頭數、廢水處理效能、畜舍密閉性、異味防制設備功能、汙泥堆置處理及放流水進行總體檢,提供客制化改善建議,輔導申請設施補助改善等,協助業者落實汙染源頭改善,至今累計改善47家,執行率超過9成。
環保局長張根穆表示,畜牧業異味歷經2020年及2021年稽查與輔導雙管齊下,陳情件數已明顯下降,後續會持續透過跨局處合作強化稽查與輔導,督促業者改善,尤其環保局已成立專業「聞臭室」,可望大幅提升異味採樣檢測效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