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有誘因,所以,台灣民眾為搶買該保單,有人透過各種關係就是要在保單銷售截止日之前插隊買到,沒有關係的人就只能排隊幾小時投保,結果這一張保單賣出四百萬張,這些現象應是台灣保險史上首見。
發行該防疫神單的產險公司只獲得簽單保費提升,更沒有因發行防疫神單而獲利,收到的保費幾乎都全理賠給1.8萬戶的保戶,防疫神單最大的貢獻是防疫期間讓社會獲得安定的力量。
雖然不排除有的保戶收到理賠金額有「中樂透」的感覺,但是仍有些被隔離的保戶還真的需要那五萬、十萬元的補償金,保險公司也收到來自保戶的感謝信,因此,政府應該頒發獎狀給保險公司才是!
之前有產險公司如法炮製再推出理賠十萬元的防疫保單,卻因為體察主管機關對防疫保單的態度─「隔離理賠十萬元不合理」,該保單推出沒有多久就下架。雖認同主管機關應對保險公司監管,也贊同保險「不是賭博也不是要賺錢」看法,但理賠金額和保費有相當正相關,如果保費精算是合理,保費提高,理賠補償也跟著增加,似乎是很正常之事。
產險公司業務規模遠不及壽險公司,卻扮演著極重要穩定社會安定的角色,在公司量能允可之下,應給產險公司多一點創新空間,更何況產險業推出創新保單所承保的標的物保費費率不見得有「經驗值」,讓產險公司「摸石子過河」作一點新嚐試,或許是監管單局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