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篇,完結篇,金聖華剛剛傳給我,新鮮熱辣,我迫不及待的拿著手機,就著車上微弱的燈光,一顛一顛的看起文章來,車子轉進大屋,我正好看完。時間過了晚上十一點,聖華怕是在培養情緒睡覺了,每次跟她通話超過十一點,她興奮過頭就睡不好,第二天精神很差,因為我總是逗得她哈哈大笑。

「剛才在車上把第二十二篇看完了,先給你一個回應,怕你等,要不是在車上,我真想站起來向這篇文章的作者,和她筆下的林青霞敬禮。我好像在看別人的故事,那個林青霞不是我,我感覺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給你寫成這樣,但你寫的事情又沒有一件不是真的。」我衝進家門立刻回了她這個短訊。

八百個日子千通電話

二○二○年至今,八百個日子,金聖華至少七百五十天都待在家裏,足不出戶。這對我有個好處,隨時可以找到她,她接到我的電話總會把手邊的工作停下來,跟我閒聊半個至一個鐘頭,這八百個日子通了一千多個電話,有時候一天兩三通,也總是在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我們的朋友非常好奇,怎麼天天講還有得講?要知道,一個長期受眾人注意的人,如果能夠遇到完全可以信任的朋友,是非常珍貴的,更何況是談得來,互相給予養分的朋友。

在新冠病毒弄得大家草木皆兵、人心惶惶之際,為了安定自己的心,讀書、寫作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每個月會交一篇文章給「明報月刊」,在交談的過程中,她決定記錄下我們相識相知的十八年。在我們相處的日子裏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一個小動作、一起拜訪大師們的經歷,經過她的生花妙筆,即刻串成一篇篇鼓舞人心的動人故事。在她的文章裏除了我們兩人的情誼,還可窺知一位位大師的風範和學識,還有一些跟故事有關的故事,讓讀者除了看見林青霞不為人知的真面目,同時也增長了見識。

疫情升溫促集結成書

聖華是位學者,可能寫慣論文,對故事的時間地點和真實性抓得非常準確,是花大功夫的,雖然過程辛苦,但精神是愉快的,在疫情加劇的槍林彈雨中,她不停的謝謝我,說是因為寫我,讓她的日子在快樂中度過。香港疫症的人數破萬點時,她更是催自己盡快完成這二十二篇文章,及早交稿,集結成書,她對瞬息萬變的狀況有迫切的危機感,血壓上升到150,我勸她見招拆招,壞事不一定會發生,先把自己搞成這樣可不好,她這才定一定神,同意我的說法。我常常幽自己一默,這個按鈕屢試不爽,總能把她逗笑,她笑了我就可以安心掛電話了。

經其引薦踏入文化界

一直嚮往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文化人,看完聖華的二十二篇,原來在我跟她交住的十八年中,經她引薦,不知不覺中結交了許多文化界的好朋友,是真正的好朋友欸,不是開玩笑的。驀然回首,我的大部分朋友竟然都是大作家,看樣子我一隻腳已經踏入了文化界。

「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這個書名非常切題,我和聖華都見證了對方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如果她沒有記錄下來,日子過去了,也就沒了痕跡。其實很多事我都忘記了,難為她記得那麼清楚。一個大博士肯花這麼多的心血把我的生活點滴記錄下來,豐富了我的生命,其實真正該感謝的是我。但是最重要的是,看這本書的人,能從書中得到一丁點感悟、一丁點啟發和一些知識,相信金聖華就算是再辛苦,內心必定是充滿喜悅的。

#故事 #文章 #記錄 #自己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