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蟬聯14年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1.7萬人被診斷大腸癌,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定期篩檢早發現異常早治療。受疫情影響,許多民眾不敢至醫療院所接受癌症篩檢與治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防疫也要防癌,醫院有良好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癌症篩檢保護自己健康。

為幫助患者及早診斷,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攜手國內三大病友協會(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提出「腸癌照護有秘訣、接力治療有攻略」衛教主軸,呼籲注意腸癌3大『自覺症狀』。一旦確診,早期治療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晚期腸癌不要灰心,依健保規範第一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三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透過「接力治療」有助延長存活期。

腸癌預防與治療上重要是定期篩檢與追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推廣為腸癌者服務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下半年上線,功能包含就醫提問單、保單試算、腸癌照護攻略,及治療旅程上會遇到問題等,藉由此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提供照護訣竅讓醫病雙方看診時更能充分溝通。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外科 #篩檢 #中華民國 #標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