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原住民部落共183個,全台最多,但過去未推廣原鄉旅遊,民眾少有機會真正走進部落,台東縣政府2018年起力推部落旅遊,推廣原民美食、文化並發展部落工作假期,將遊客帶進原鄉,3年累計逾10萬消費人次,並推出12條旅遊新路線,總體營收逾2000萬元,原鄉觀光成功大躍進,也讓台東返鄉就業青年從17人增至82人,成長4.8倍,帶動在地發展。
在金峰鄉歷坵部落擔任文化導覽員的曾韋齊是排灣族人,憶起大學時帶同學回部落遊玩,被問及「這是什麼食物?這個工具是什麼?這是什麼習俗?」卻一問三不知,只能尷尬搔頭轉身向父親求救,也讓他驚覺再不做些什麼,未來恐怕要別人來說自己出生地的故事;如今返鄉擔任文化導覽工作,對家鄉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他說:「這個工作,讓我回到家鄉說自己的故事,很驕傲。」
返鄉說自己的故事 很驕傲
在長濱鄉真柄部落開餐飲店的阿美族人巧雲,總愛邀來店的遊客到家裡吃飯,標榜她家有來自「太平洋」百貨和「星光山越」的山珍海味,並力推花東特有的苦茄、蕗蕎,還有以整隻豬血、豬肉製作成的「血肉模糊湯」,因個性樂天、談吐風趣,把所有客人都當朋友,成功擄獲遊客的心,1個月來客數從百位數躍升至千位數。
嫁到太麻里鄉金崙部落的媳婦多美,在自家背包客棧1樓開設教室,從2019年起教學排灣族百年技法「羊角勾」,學生遍及世界,也在台東部落大學擔任講師,疫情前不少來自日本、香港的遊客特地向她學羊角勾。
百年技法羊角勾 遊客驚豔
但多美說,因她是阿美族人,耆老一開始以「這技法不教其他族群」回絕,受挫之餘轉向部落其他長者請益,終於遇到有長者說,「我自己的孩子都不想學了,就教妳吧。」只是學習過程十分艱難,總搞不清楚技法「眉角」,常被要求「做錯就剪掉重來」。
她苦笑,學羊角勾有1句話,若被問做到哪裡了?就回答「還是8個洞」,代表不斷被長輩糾正從頭開始,進度還停在原點,不服輸的她,經過5年努力不懈終於學成,在取得耆老同意後,開啟教學之路,她說,把學員從零教到會,就有滿滿成就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