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兩岸條例》第73條及《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大陸人民、法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第三地區公司股份、出資額逾30%、或對該第三地公司具有控制能力」,即認定為該公司為大陸企業。鳳凰衛視媒體集團去年歷經股權轉換及人事變動後,經主管機關經濟部審認為陸資企業,今年3月中旬,鳳凰衛視高層與政府談判觸礁,向員工表明投審會發出5月14日最後期限關台,25名員工全數資遣。
本報記者14日直擊鳳凰衛視台北站總部,目前正常營運,且多名員工出入。鳳凰衛視台北站公關表示,公司營運時間如外界所言,到5月14日,其餘只能由香港總部回應。據資深員工透露,目前攝影棚仍每天照常錄製節目,除少數人已找到下一份工作提早離開外,其餘員工均正常上班,公司對於員工資遣後沒有特別安排,「只能自己想辦法了」,本身打算休息一陣子再另謀出路,並坦言,「自己在鳳凰衛視工作多年,要關台的消息一出,心中也有所不捨」。
是否判定為陸資企業,政府日前表示,除股權占比為一大標準外,「實質影響力」也納入考量。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黃奎博表示,鳳凰衛視撤台事件,理當遵守法律,但「實質影響力」這塊需要更精準的界定,否則將淪為「政治操作」,也不應只由經濟部投審會單個行政部門判定,可廣邀社會賢達等共同參與討論。
同時,黃奎博指出,台灣應該要對自身的制度更有信心,大陸記者來台,若其真有執行「認知作戰」嫌疑,為何檢方、政府等公權力單位不展開調查?反而讓他們都回大陸,這是邏輯上解釋不太通的地方。若對台灣生活、政策均有高度的信心,應該歡迎大陸媒體朋友多來台灣看看,就算不能公開報導,但心裡對我們的民主制度、生活方式,有好的想法,也是台灣「軟實力」的展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