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選結果21日揭曉,號稱歷年澳洲「最反中」的現任總理莫里森率領的保守派「自由─國家聯盟」落敗,這個結果應該有些值得深思之處,外界也都關切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地緣政治。
莫里森在選舉中的主要訴求,一個是其掌控經濟的表現與能力,再一個是其對中國政策的強硬、「保衛民主」;對外方面,他是最早提出要對中國大陸「追究新冠病毒流出責任」的國家領導人,與美、英組成抗中的軍事集團,在內部也推出許多「防中」政策。
但從選舉結果來看,民眾對他及這些政策並不怎麼埋單。事實上,不論從地緣政治或是經濟貿易來看,莫里森的政策很可能把澳洲帶入災難。
以經濟貿易而言,澳洲最大的出口國是中國大陸,占比在3到4成,莫里森無謂的讓澳洲捲入中美競爭中,甚至甘為美國的馬前卒與打手,引來中國大陸的貿易報復,對經濟與貿易當然有負面影響。
在地緣政治上,中國與澳洲相隔千里,又無領土之爭,按理可相安無事;但莫里森讓澳洲加入英美的抗中軍事集團,反而可能為澳洲帶來軍事衝突的風險。相較之下,與澳洲相鄰的紐西蘭就較聰明,避免了在中美競爭中過分倒向某一方,當然也不會成為美國抗中的馬前卒,在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受到的衝擊就相對小。
在莫里森下台之後,工黨領袖艾班尼斯將成為新任總理,他是否會改變其對外政策從而影響地緣政治呢?這一點尚待觀察,但已經形成的政策較難完全翻轉,澳洲很可能還是要繼續綁在美國抗中的船上無法脫身,差別只在投入的程度罷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