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人士指出,出口商拋匯趕認獲利,也意味許多高科技大廠、上市公司的第二季獲利應該相當不錯,這些拋匯的出口商,有不少都具有高科技大廠的背景。
行庫主管坦言,近來不少國銀的存款部位發生「美元和台幣反向」的變化。
新台幣存款近幾個月來大增,但美元存款的變化則平平,甚至還有降低的可能,之所以如此,行庫分析客戶的動向之後發現,和出口商的拋匯潮有關。
國銀主管不諱言,美元匯率現在位於29元以上,已使得出口廠商加緊腳步拋匯以實現獲利,因此反而使得銀行的美元存款部位無法像新台幣存款部位大幅增加,甚至有減少的可能。
包括多家銀行相繼採取美元優利措施,亦與此有關。對此金融圈人士則透露,不少採取美元優利措施的銀行,除了承作放款業務及投資面的需求之外,另一個主因在於出口商的拋匯,使得美元存款部位的「減項」比起預期更大,因此銀行趕快提出優利措施,來維持一定水位的美元存款,以免錯失利差較高的美元放款及投資商機。
行庫主管指出,儘管現在投資美元債券的「價損」風險不低,但倘若是放在AC(持有到期)部位,則不會有價損問題,而且能賺取3%以上的固定收益,這比起新台幣的放款或投資的利差都大得多。
但如今出口商的拋匯潮,將使銀行透過存款調度的可運用資金減少,為了避免在市場拆款承受更高的成本,銀行才會採取用優存的方式,來彌補被出口商客戶拋匯掉的美元存款資金流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