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亦為精神醫學會秘書長陳亮妤醫師(見圖)表示,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心理都可能生病,就像對身體疾病,我們會鼓勵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社會氛圍若讓人們傾向不尋求專業就醫,往往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後續治療的過程也會備加辛苦。
歐美國家對於心理健康的去污名化宣導值得台灣借鏡,例如英國王室長期投入心理健康相關的公益活動,呼籲民眾重視心理健康。
陳亮妤醫師認為,從基礎教育著手,灌輸學子正確的心理衛生觀念,完善校園的心理輔導系統,並提升社區的精神醫療資源,是根本的做法。針對學齡兒童的心理健康長期發展,建議政府應給予足夠的醫療或心理健康資源投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