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分享中鋼在越南投資經驗時指出,中美貿易戰帶動企業轉移生產基地,但最怕「只有轉移、沒有轉型」。越南市場經濟發展迅速、政府持續投資、用鋼需求成長,因此中鋼以扎根東協市場、突破貿易壁壘、深入當地市場為主要策略。
黃建智指出,東協用鋼需求穩定成長,年輕的人口紅利是鋼鐵業最大的需求來源。今年東協鋼鐵需求7,610萬噸、年增4.8%,預估2030年需求可達到1億噸,基礎建設的投資、產業升級的需求均帶動鋼鐵需求成長。
黃建智指出,進口關稅墊高鋼品成本,台灣沒有加入FTA,關稅成為出口最弱勢的地方,景氣好時壓力不大,但不景氣時連1%都覺得沉重。
中鋼目前在越南有台塑河靜、中鋼日鐵越南等投資項目,透過建立人脈、掌握民情,例如建廠初期土地徵收困難,計畫延宕20個月,積極與當地政府與人民溝通而順利動工;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有賴政府當局、警察、台灣商會協助,倖免於難 。
疫情下越南政府「三就地政策」,中鋼讓必要台、日籍幹部及人員進駐公司,其餘居家辦公,協力及供應伙食等廠商進駐公司,供應防疫用品、統一採購私人用品,入住公司給予補貼。雖多花100萬美元讓工廠維持運轉,但月有500~600萬美元獲利。
由於員工由台、日、越三國組成,尊重風俗民情,以行動凝聚向心力及歸屬感,也聘用到台灣讀書的越籍留學生,提供越籍同仁晉升中階主管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