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認定是對一中紅線的嚴重挑戰,決中斷多項中美合作計畫,兩國互信短期內將難以恢復。解放軍並對台展開軍演行動,大幅壓縮台灣國防空間,另宣布對台灣食品、農漁產品進口限制,制裁部分企業。軍演結束後隨即提出《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相較1993年與2000年兩份白皮書,這次主軸從反獨轉向更加大力度於促統,並且對未來統一後台灣的自主空間更為限縮。
和平或戰爭的抉擇
在如此匆促的時間內,同時展現對台軍事、經濟與政治的一連串大動作,絕非倉促隨性的急就章,而是早有所圖的長遠規畫,只是利用裴洛西訪台的機會順勢而為,展現強烈的統一決心與充分準備。此後,中美之間以及兩岸互動進入新的階段,美國如果持續打台灣牌,台灣持續往台獨方向發展,可預見台海將更為波濤洶湧,難以太平。
區域緊張引起周邊國家不安,除日本譴責中共外,其餘多不願意表態。新加坡候任總理、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憂心,台海局勢十分危險。多位西方觀察家示警,中美衝突的可能性急遽升高,彷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去年4月英國《經濟學人》期刊就以「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作為封面文章,指出台海若發生戰爭將引發世界性的災難。裴洛西訪台美國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主流媒體以社論或專家投書表達反對之意。俄羅斯對台海問題積極表態,更牽動東北亞乃至歐洲的國際局勢,可見台灣問題的敏感性與複雜性。台灣如果持續走向台獨,而招致戰爭,恐怕很難引起國際的聲援和同情。
台灣到了和平或戰爭的選擇時刻,國人不禁要問,政府準備好了嗎?有清晰的戰略方向嗎?遺憾的是政府除了粉飾太平外,不見有任何對策與積極作為。台海危機已經讓外資卻步與猶疑,更危險的是,美國以此為由正在移走我們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台灣面臨軍事、經濟、外交的全面性危機,到了必須調整國家對外戰略的時刻,要提出一套既能凝聚內部共識,又能保障國家利益,且被相關利益方乃至國際社會接受的對外戰略。
新加坡是最好典範
蔡英文執政6年,台灣內部政治、兩岸實力對比與美中關係都出現劇烈改變,「抗中保台」更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馬政府「親美、和陸、友日」已不足以因應當前台海現狀。依據國際與兩岸新現實、地緣政治、歷史脈絡、族群關係與經濟利益,台灣最佳戰略應是三親──親中、親美、親日,維持與三方的親近與友好關係。多年來,在民進黨的宣傳與論述的影響下,社會習慣性地以二分法看待台灣與這三者的關係與互動,親美親日成為抗中保台的唯一保障,親美親日就是友中和陸的對立面。但實際上,無論從歷史、文化、社會、經濟與安全等各方面來看,我們都不可能擺脫其中任何一者,一面倒向其中一方。親美日不必然等於反陸,也未必真能保台。賴清德不也提過「親中愛台」的說法,三親並不矛盾。
地緣與歷史造成台灣的多元性,國家戰略必須反映出這樣的多元性,對內可以促進族群和諧強化共識,對外可以平衡大國關係確保國家利益與安全。這絕非不可能的癡心妄想,新加坡就是最好的典範。新加坡雖然有超過7成的華裔人口,但是考量內部族群關係與國家安全,在語言政策與國家符號的選擇都十分慎重,對於大國平衡之術也嫻熟老練,在強國環伺、大國競逐中,仍能維持超過半世紀的繁榮。大陸實力日漸壯大,台灣的時間不多了,期待2024年有志於大位者能放棄抗中保台的危險套路,以三親為原則,提出具有前瞻性、自主性、負責任的國家戰略,致力於社會和諧、台海和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