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愛戲不愛江山,愛到養伶人為官,結果他最愛的伶人卻將他射死。國光劇團新作《優伶天子》,以五代十國裡後唐莊宗開國皇帝李存勗故事為靈感,探討皇帝周旋在伶人之間,最後如何走向滅亡。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她是在吃家庭年夜飯時獲得這齣戲的靈感,當時她的小叔提到巴伐利亞國王熱愛作曲家華格納,愛到在新天鵝堡裡的房間,都是華格納歌劇的場景,令他想到李存勗故事,「他武功高強,為父親完成心願,打下江山登基為王,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唱戲,還在宮中養了一堆伶人,甚至封他們為官,自己也娶了一名伶人,每天和他們一起唱戲,沒想到最後被伶人射箭射死。」
王安祈表示,她開始思考和假設為什麼李存勗這麼愛唱戲的原因,「他是不是因為年幼時目睹父親把他的義兄五馬分屍,嚇到隔七天才說話,第一句話是:這一定是戲。否則天下怎麼會有這麼慘的事情?為此,戲劇從此成為他人生的救贖。」
王安祈把故事點子交給編劇趙雪君,趙雪君虛構了多位伶人角色,包括「年光」和「韶華」兩個角色。趙雪君表示,這齣戲雖然以李存勖一生為線索,但不是歷史劇,而是以史為戲,探討戲對人的意義,「李存勗跟韶華,在戲台上是最完美的關係,超越夫妻、情人等任何世俗定義的關係;年光這個優伶,是引領皇帝主角模糊真假界線的角色。」
此外,趙雪君表示,即使李存勗知道自己被背叛,仍覺得年光是他最好的朋友,「從這裡可看到李存勖的寂寞。他前半生極其忍耐,為了克紹箕裘、奪得天下努力,也因此他登基之後縱情戲曲,若沒有這些伶人,他會永世孤寂。」
導演戴君芳表示,劇中的五馬分屍是李存勗人生中的陰影,也因此舞台上運用傀儡線表現五馬分屍場面,「會有五條線綁在李存勗身上。開場的五馬分屍也是京劇武功展現,呈現另一種『肉身山水』的視覺美學。」
為了呼應新天鵝堡裡的華格納歌劇場景房間,舞台上也運用了七個篷車,和布幕升降、花道、旋轉舞台來表現李存勗人生的縮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