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徵信所昨日指出,半導體業仍為台灣獲利最強製造業,觀察台灣半導體業的獲利高峰將出現在2022年,然後成長趨緩,2025年後因美、歐、韓、日半導體布局陸續完成,中國大陸對台灣半導體倚賴漸減,以及台灣半導體業投資海外生產成本提高等三大因素影響,可能造成獲利成長鈍化的趨勢。
中華徵信所2022年「台灣工商業財務總分析」線上版的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出爐,2021年台灣製造業獲利指標明顯成長,今年在蘋果iPhone 14及電動車供應鏈帶動下可能續創新高。
中華徵信所發現,2021年台灣製造業的平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純益率分別為12.4%、7.8%及11.3%,較2020年的10.2%、5.1%及8.0%明顯成長,且分別突跛2017年12.2%、6.7%、9.6%的高點。
以行業別觀察,資訊電子及通信器材業營益率已連續4年走高,且為5年來新高,顯示無論是美中貿易戰或是新冠疫情,資訊電子及通信器材業都是全球供應鏈的受惠者。拜上游原物料行情翻升所賜,化學材料及製品業、金屬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營益率創5年來新高。光學及精密器械業雖然連續4年在毛利率稱王,但中國大陸華為5G智慧手機遭美國制裁,導致毛利率為5年來新低。
儘管2022年受高通膨、美國升息、俄烏戰爭與中國大陸經濟走弱等因素干擾,整體製造業上半年表現並不遜於2021年同期,甚至半導體業、紡織業、電機及機械業表現強於2021年同期,預期在蘋果iPhone 14及電動車供應鏈帶動下,仍可樂觀看待今年製造業的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且不排除續創新高的可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