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接受本報專訪時,勾勒願景藍圖,被問到首任部長,想留下什麼數位新典範,唐鳳表示,希望世界各國想到數位科技時,可以促進民主發展,不會導致極權和分裂,「希望未來想到民主典範就會想到台灣,就有點像防疫模式,大家會聯想到紐西蘭一樣」,希望台灣成立數位部後,可以成為民主典範。

談到數位部的短中長期目標,唐鳳表示,短期希望遇到災難時,視訊會議、網路電話、直播系統等,依然是即時且讓大家安心的通訊裝置,不但不能中斷,還要確保品質不受影響,藉由每次發生緊急狀況時不斷修正,這是短期目標。

至於中長期目標,唐鳳希望在過程中培育國內資安能量,包含國內紅隊,去模擬攻擊能量,在國際建立台灣資安產業名聲,像半導體一樣可以信任;同時確保台美經貿談判會有數位貿易,且談判結果對雙方都好。她說,全世界都同樣關注關心低軌衛星、通訊安全等,將確保資安產業帶動產業資安,且再回頭帶動資安產業,成為良性循環。

數位部組織設置「六司二署」,年底也將成立資安院。唐鳳透露,原本產業歸在數位部裡,資安在資安署,但考量產業很重要,立法院決定成立數位產業署,好處是可幫各行各業做數位轉型。但她強調,並不是說只要某項產業數位化程度高就移撥到產業署,而是各行各業包含新聞業要做數位轉型,產業署縱向橫向輔導,和各部會以「最大程度互補,最小程度衝突」安排。

對於協助數位產業效益化的衡量標準為何?唐鳳坦言,不會用「產值」衡量,各部會原本就會計算產值,產值容易計算也太直觀,未來會去看「社會價值」投資報酬率,她舉通傳創新手語翻譯服務為例,導入通訊創新技術後,有手語及時翻譯協助,可算出幫聽障朋友省下多少時間,並作量化且能貨幣化,「用社會價值放大多少是衡量協助產業數位化效益的新算法」。

唐鳳也提到六司中的「多元創新司」,未來將建立資料交換機制,不像以前資料收攏後運算,反倒變資安熱點,一旦操作不當,個資外洩風險很大,「數位部做的是節點中間交換機制」,確保當中有加密,建立對個資強化隱私保護,提高資安等級,讓各界放心交換數據。

至於「民主網絡司」,將順應趨勢,透過技術促進民主,分享給國際。她說,目前與60個全球夥伴簽署未來網際網路宣言,就是我國跟國際上很新做法,成員不稱經濟體或觀察員,而稱夥伴跟民主陣營,該司會持續以此模式促進外交。

#數位 #唐鳳 #促進 #台灣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