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頭頸腫瘤科主任楊宗霖說明,頭頸影響人的外觀甚鉅,將手術疤痕縮到最小,一直是手術的挑戰,傳統手術取出唾液腺腫瘤會留下10公分疤痕,台大獨創的頭頸部無創術式,以機器人手臂搭配自行研發的系統,讓手術傷口「消失」,在顧及美觀的前提下,也提高了病患接受手術的意願。
機器手臂可幫助外科醫師更精準且靈活進行複雜的手術,台大醫院於2011年裝設第1台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系統,之後台大癌醫中心、新竹台大分院陸續設置,每年手術量約500例,目前已完成逾5000例手術,不僅應用於傳統的泌尿科、婦產科等,更創新開發頭頸部腫瘤、肝臟移植、心臟外科等術式,多項成果居世界領先地位,預期今年可達600例新高。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目前台大體系共完成5104例機器手臂手術,泌尿科占2000例,大腸直腸外科、肝膽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各約500例,台大醫院引進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系統逾10年,5000例的里程碑是「量」的提升,眾多創新術式則是「質」的提升。
35歲史小姐9年前捐贈左側肝臟給父親,為了不影響美觀,選擇以機器手臂手術取出肝臟,術後1周後就順利出院。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吳耀銘說,如以傳統術式取出肝臟,傷口約50公分,需住院10到14天。機器手臂手術目前須由患者自費,但明年共有15項機器手臂手術可望納入健保給付,盼嘉惠更多病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