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22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3.9%,遠高於第二季,前三季GDP則年增3.0%。雖然顯示經濟有復甦跡象。亞洲開發銀行(ADB)先前仍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5.0%下調至3.3%,為30多年來首次低於亞洲其他開發中國家,並稱北京追求清零政策導致經濟放緩,且正拖累其他亞洲國家。惠譽則將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由之前的3.7%下調至2.8%,又將明年的增長預測從5.3%降低至4.5%,以反映全球和歐洲前景疲軟,以及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程度較預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估,中國經濟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約為3.2%,比今年7月的預期再降0.1個百分點。這也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二低的增長率。IMF還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原先的4.6%下調到4.4%。

北京今年初提出5.5%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但是國內外分析機構都認為該目標已經無法實現。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以快速封控、大規模檢測、較長隔離為特徵的「動態清零」防疫策略對中國經濟造成了重大打擊,此外,在中國經濟中佔比四分之一的房地產業遭遇的危機,也很可能蔓延到中國金融業。

亞銀日前將包括中國、印度等46個亞洲開發中國家今明2年的平均經濟增長預測分別從5.2%和5.3%,下修至4.3%和4.9%。亞銀首席經濟學家帕克(Albert Park)指出,中國經濟放緩是本次下調主因,這與中國的「動態清零」有關,打擊了中國消費者信心,造成供應鏈瓶頸,中國封城對亞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預測有著「重大影響」。

#中國 #亞銀 #動態 #中國經濟 #亞洲開發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