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0月25日舉辦「中共『二十大』及一中全會的政治觀察」座談會,張廖年仲於會上指出,比較二十大與十八大以來的外交政策,有三個「變與不變」。
第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變,但中國已不再處於戰略機遇期。於本次政治報告中,習近平雖延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但表述強調世界發生大變化、處於變局。
第二,中共外交戰略頂層設計不變,但戰略布局出現變化。張廖年仲解釋,二十大報告提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暗示習近平思想於意識形態的重要性。他指出,未來外交仍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主要頂層設計與指導原則,內涵包括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
然而,本次報告的戰略布局已出現變化,如未涉及與大國及周邊外交,僅提及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對立面是發達國家、西方國家),這會否重回毛澤東時期對世界局勢布局的看法(即「三個世界」意識形態),值得觀察。
第三,二十大強調多邊主義的全球治理不變,但其內涵出現改變。張廖年仲表示,過去政治報告都強調中國支持既有多邊機制,如聯合國、多邊貿易體制,但這次不再提及由西方主導的多邊機制,而是表述為「支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可感受到中共領導已不再信任以西方價值為首的全球治理體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