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G20峰會前夕,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出現在中國代表團的峇里島駐地,他笑容滿面地以小快步跑到習近平面前,雙手緊握,實現了兩位老友以元首身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拜登並當面祝賀習近平再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這場被形容為當代兩大強權的歷史性會談,不僅將影響今後世界發展的新格局,也將決定台海兩岸未來的和戰走向。
拜登圍堵中國崛起 習近平自信出擊
儘管經歷戰略衝突,疫情肆虐,但習拜在中共20大與美國期中選舉之後的這場峰會,更像是經歷大國對弈,具有特殊互動情誼的強權領導人的「復盤」,雙方都想從軍事、科技、地緣政治博弈的經驗教訓中,重新畫定競爭、衝突的底線與紅線。拜登笑容的背後,還是圍堵中國崛起的戰略思維;習近平從容的自信,更有強勢出擊的突圍戰略。
根據北京外交圈的說法,習拜建立的特殊情誼,起源於10年前「王立軍事件」之後,習以國家副主席身分訪美,2012年2月14日,習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國務卿希拉蕊曾有重要會談,雙方對美國成都領事館處理王立軍事件,以及當時中國政情曾廣泛商談,這對後來習接掌黨政軍大權,堅持開展10年反腐鬥爭,都具有關鍵性的啟示作用。
雖然習拜有特殊情誼,中美高層近來也不乏針鋒相對,但在歷史轉折時刻,習近平還是正告拜登應「把舵定向」。他並說,「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確本國的發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確同他國、同世界的相處之道。」在經歷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較量、南海軍事對峙,以至半導體供應鏈爭奪戰之後,習近平對美的強勢外交、戰略自信,表露無遺。
更值得台灣高度警惕的是,強勢展開第三個5年任期的習近平,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峰會宣稱:「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在中共20大之後,習近平親自對處理台灣問題畫出清晰的「核心中的核心,基礎中的基礎」紅線,應在警告拜登政府這是北京的最後底線。
台灣外交空間限縮 蔡政府執政危機
習近平在曼谷APEC則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台灣問題涉及兩國政治基礎和基本信義,必須「重信守諾,妥善處之。」兩國應著眼各自長遠利益和地區共同利益,他並提醒岸田,要「堅持戰略自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習近平的意圖應在勸告日方善處美日關係,作為東亞區域大國更應有自主戰略,不應盲從附隨美國對華的圍堵政策。
一周以來,習近平從峇里島「拜習會」開啟的密集式峰會外交,不論是笑迎拜登的共同管控分歧、提醒岸田堅持戰略自主、怒懟加拿大杜魯道的媒體放話,臨時取消與英相蘇納克的會談,甚或還有些國家元首在G20、APEC會議期間等著排隊與習會談,在在顯示北京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底定之後,習近平的大國外交,更趨強勢、堅定與充滿自信。
在裴洛西訪台事件後,中共鎖台軍演已讓台灣喪失海峽中線的防禦縱深,習近平的戰略突圍,重新盤整與各國的一中原則框架,清晰畫定台灣問題的紅線,勢必更加限縮台灣的外交空間與對外關係,對於只想選邊站隊,奉行「親美抗中」路線,甚至還想激化兩岸衝突對立,憑藉「抗中保台」打贏選戰的蔡英文政府,應是當前最大的執政危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