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甚囂塵上的議題莫過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針對企業所推動的永續經營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指標,台灣亦明文要求2023年起,資本額達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必須揭露該企業推動ESG的資訊,做為投資人的參考。
以30年前高培偉總經理推動將機車的輪胎由有內胎改為無內胎乙案為例,成功讓全台每一年減少使用數百萬條橡膠內胎,符合了環境保護的指標;而無內胎輪胎也提高了機車行駛的安全性,當然也符合了社會責任的指標;亦因此專案的推動更讓公司提高形象訴求與增加數億元以上的獲利,同時符合了公司治理的指標。
在ESG的落實推動上,高培偉建議可透過品牌進化reBrand的思維,以「利」為中心,經營「永續獲利」的企業、提供具「消費利益」的社會價值、創造「共榮共利」的生活環境。如其輔導的生技代工廠客戶為例,將品牌的定位為「生技創業天使」,透過「foryou新零售創業商模」來協助許多創業者、網紅、團媽創品牌與創業成功,也投入「無添加」推動來呼籲減少六大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從而讓公司的營收與獲利年年創新高。讓這家企業的發展無形中合了ESG的標準。
想成功推動品牌的ESG進化,就必須掌握到從明確品牌定位的自我,到追求精準投資效益的小我,到帶領流行潮主張服務社會的大我,最後昇華為透過減法經營模式降低對環境帶來負擔的無我,這就是品牌結合ESG來進化的途徑模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