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流行的消費電子「充電寶」(行動電源)為隨身手機、筆記型電腦、媒體遊戲播放器等提供方便而經濟的充電,以備旅行者不時之需。為偏遠濱海地區、海島、深海平台、或遠洋船舶等提供電力(甚至航海、航天的動力)的,也是可移動的超大型「充電寶」。核動力在成本、環保、穩定性等多方面,均較柴油動力有明顯優勢,「核充電寶」成為科技新趨勢。

今年8月23日,全球首座海上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由俄國建造成功,並開始為俄北極港口摩爾曼斯克5000公里海外某地區提供電力。路透社10月31日一篇標題為「中國接近完成首個海上核反應爐」的報導,援引今年10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召開的一次會議上透露,中國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也即將建設完成,稱中國的相關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將在2020年前完成準備工作,進行第一次測試。

報導稱羅蒙諾索夫院士號長144米,寬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萬噸,該船擁有兩套先進反應堆,每座發電量達35兆瓦,可提供高達70兆瓦的電力或300兆瓦的熱量,足供20萬人使用。除了核電,這個巨型浮式核電站上的海水淡化設備還可每天供應24萬立方米的淡水。

中國的相應「充電寶」比俄羅斯的略小,總噸位為2萬噸,但設計比較先進,它的兩套100兆瓦的分散式布置壓水反應堆,安全系數更高,單機發電功率25兆瓦,總發電量達50兆瓦。而且船舶採用單點系泊固定技術,配有動力定位功能系統,抗風浪能力遠超俄國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平台,尤其適合中國所屬南海水域各地各島礁的應用。

這兩項成就是能源界的大消息,說明中、俄的可移動較大功率核反應堆技術經過多年的開發,已居世界領先前沿,西方媒體則多從對其安全性表示擔心的酸葡萄角度報導。安全性當然是中國各項超級工程的首要考慮,海上充電寶的開發也不可能例外,凡事沒有是零概率的意外,不過從中國眾多超級工程的軌記(Track record)看,西方媒體對華是多慮了。

核能技術初始,更早可溯自美國海軍實驗室於1939年的核潛艇概念,1954年世界首艘核潛艇「鸚鵡螺」號由美海軍成功建造,前蘇聯海軍於1958成功建造了世界第二艘核潛艇。但最早的較大功率的船載「充電寶」,可能是美國陸軍於1967年在舊軍艦上建造的核能蒸氣發電船「斯特吉斯」號。該船從1968到1975年在巴拿馬運河區提供1萬千瓦特的電力,其後或因運營成本過時而被閒置多年,直到今年3月才被安全拆除,自此美國沒有再建造類似的船載充電寶。當年的技術與維持成本,不比現代。很可惜,因此或因其他眾多可能的理由,就所知公開報導上,沒再看到以創新稱著的美國發展海上充電寶的消息。

由於全球氣候暖化,南北極海域日趨重要,海上「充電寶」也將相得益彰,在更新的替代技術與材料成熟之前,核電技術「充電寶」仍是首選,中國爭取其戰略制高點與發言權,符合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的思維。(作者為太空工程師)

#充電寶 #海上浮動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