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抵宏都拉斯,出席新任左派總統卡蕬楚就職典禮,綠媒對賴清德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兩人「寒暄」的照片,大內宣說是「外交突破」,但彭博卻打臉說,「賀錦麗在宏國沒有與賴清德會面的計畫」,讓這場戲演不下去。然而尷尬的還在後頭,因美方的謹慎正顯示對北京的戒慎;且宏國最終是否轉向得看美中博弈的結果,而非台灣的臉色。
宏國新總統卡蕬楚在選前一再表明,選上將承認中國並與台灣斷交。雖然選後跡象顯示,這時程不會那麼快;宏國新任副總統諾埃應詢也強調,美國是宏國的親密盟友,「我們將與台灣維持80年邦交,不會和中國發展關係。」但這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畢竟美宏關係確實緊密。
只不過台灣實在沒樂觀的本錢。宏國政權移交小組成員稱,「宏國正研究是否承認新興超級大國中國,我們持開放態度。」這恐怕才是宏國現況,是新閣上任後的首要課題。
事實上,川普主政時期,宏國前總統阿南德斯就召回駐台大使,將兩國外交層級降為代辦級,考慮的是承認北京,若非美國依《台北法案》介入,台灣早就又丟失一邦交國了。如今美國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卻要求卡蕬楚埋單,美國除非提供更多金援或好處,否則卡蕬楚如何向中美洲其他幕後金主及社會主義夥伴交待?
台灣該感謝美國兩肋插刀,但比金援、比形勢或疫情後的「東升西降」,美中「此消彼長」的態勢還不明顯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承認,與中國脫鉤是錯誤想法;蔡政府高喊「抗中保台」,結果去年兩岸貿易額3283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1716億美元,雙創新高,這不是笑話嗎?
形勢比人強,台灣一再上演所謂的「外交突破」,是自嗨給誰看?
#時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