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4日開幕了,當普丁和習近平在北京握手微笑的時候,俄國仍繼續在俄烏邊界增兵。很多人都在想:這個笑容背後是否藏了一張侵烏時間表?

就在這時候,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在2月3日到了烏克蘭,和澤倫斯基總統會談了3個小時,簽了自由貿易協定和防衛協定。艾爾段表示願意調停俄烏衝突,可是土耳其還繼續賣武器給烏克蘭,並和烏克蘭共同製造無人機,對抗東烏的親俄分離勢力。去年12月,普丁在電話中就告訴艾爾段,幫助基輔對抗東烏,將讓土耳其陷入一場充滿挑釁與毀滅性的行動之中,但土耳其無動於衷。因為和烏克蘭在軍事工業上的合作可以為土耳其帶來太多的利益。

這就讓土耳其的外交更耐人尋味了: 到底土耳其跟俄國是敵還是友?

從地緣政治的大環境來看,土耳其是北約第二大軍事強國,控制黑海進入地中海的要道。只要北約與俄國開戰,土耳其都處於前線位置。在敘利亞內戰,在利比亞內戰,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高加索戰爭,土耳其和俄國都站在對立面,支持不同的勢力。就這點來看,土俄兩國當然是敵。

可是兩國卻又有重疊的利益。敘利亞內戰漸入尾聲,土耳其為防止庫德族在戰後從伊斯蘭國手中奪回土地建國,乃在重建敘利亞秩序上和俄國密切合作。土俄兩國還共同巡邏,確保敘利亞停火不被破壞。敘利亞的經驗也外溢到利比亞,兩國一樣在重建利比亞新秩序上彼此協調。土耳其在經濟上依賴俄國,在軍事上也拚著不惜得罪美國不賣先進F35戰機給她,也要買俄國S400防空飛彈系統。一個北約盟國和一個潛在敵國走得這麼近,足以讓美國氣結。就這點來看,土俄兩國似乎又不完全是敵。

仔細梳理土耳其過去的外交,可以發現她似乎也很享受這種和俄國亦敵亦友的關係。土耳其控制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由於這個海峽很窄,所以土國對通過海峽船隻的大小和數量都有限制。

2008年俄國攻打喬治亞共和國,美國軍艦欲從地中海經海峽進入黑海對抗俄國,但土耳其卻不肯放寬對軍艦大小與數量的限制。可是另一方面,土耳其卻又和北約盟國一起,訓練喬治亞的部隊,並提供武器裝備給他們對抗俄國。

2014年俄國兼併克里米亞之後,土耳其拒絕執行美歐對俄國的制裁,但也不承認俄國兼併克里米亞是合法的。要是小國這樣做,我們會說她是走鋼索,但是土耳其不是小國。她的軍事力量和地理位置,讓她有了可進可退的空間,以及對任何一邊都亦敵亦友的籌碼。

可是要繼續這樣在外交上長袖善舞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戰爭沒有真正發生。如果俄烏之間真正爆發戰爭,這跟敘利亞或利比亞的代理戰爭不同,作為北約盟國,土耳其是要被迫選邊的。這將讓土耳其陷入兩難,所以她才會積極對俄烏衝突介入調停。

土耳其學者表示,土國沒有能力影響烏克蘭加不加入北約,但土國能啟動美歐與俄國對歐洲安全新秩序的辯論。只要普丁真如他自己所講,關切的是安全問題,不是兼併東烏,土耳其就有把握扮演積極的角色,降低緊張情勢。土耳其會太一廂情願嗎?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俄國 #土耳其 #烏克蘭 #兩國 #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