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指派跨黨派資深代表團,3月1日至2日搭乘行政專機訪問台灣。成員包括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前國防部政策次長傅洛依、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歐蘇莉文等人。總統府表示,蔡英文總統2日將接見訪團及設宴,雙方將就台美關係及國際區域局勢等各項重要議題深度交流。
《路透社》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此時派出資深代表團來台灣,象徵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方對台灣的支持。因為國際輿論紛紛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令台灣人心惶惶,也迫使蔡總統親自對國人信心喊話,強調台灣與烏克蘭本質不同。
總統府與外交部皆對該團來訪表示高度歡迎,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此次訪團成員涵蓋民主、共和兩黨的卸任高層國安官員,充分展現美國對印太區域局勢的高度重視,及美國跨黨派對台灣高度共識的支持,更是彰顯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然而台灣民間的反應卻截然不同。網路留言幾乎一面倒向負面觀點。包括:美國是來要錢去幫烏克蘭,不能明講只能暗著拿;來台是為了推銷武器,把台灣當棋子推到前線當炮灰;烏克蘭之戰,證明美國不會出兵保台,為了安定台灣綠營軍心,趕快做做表面功夫;訪團全是前任官員,說話算數嗎?
另有網友認為,美國國力不斷衰退,在國際間日漸被弱化,卻處心積慮,以合法掩飾非法,掠奪弱小國家的資源,伊拉克、阿富汗殷鑑不遠。當世界逐漸遠離美國,昔日的美國正逐漸被中共及俄羅斯取代時,美國急於找尋願意付錢墊背的棋子,包括台灣。
蔡政府把此一訪團看作上賓,完全是自己一廂情願,也是蔡政府與中共決裂後的不得不然。然而台灣民間嗤之以鼻,卻是因為美國外交失敗,自食惡果。
首先,美國從阿富汗倉促撤軍,狼狽的景象使美國灰頭土臉,國際聲望大跌,甚至令傳統盟國對美國支持盟友的決心與能力產生懷疑。美國撤軍雖是不得不然,然而拜登粗糙的操作手法卻令人詬病不已。
其次,拜登為了羞辱中共及俄羅斯,執意舉行「民主峰會」,邀請全世界百餘國家及「台灣地區」參加。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自認「不民主」。拜登憑甚麼評定其他國家「民主」或是「不民主」?此舉分明是在製造對立與對抗,對世界進行分化與分裂,完全違背聯合國的精神。
美國刻意針對中共與俄國,結果反而促成俄中結盟,共同對抗美國。普丁親自參加北京冬奧,並發表中俄聯合聲明,主要目的就是對美國當頭棒喝。
第三,拜登就任後在美國民調低迷,每下愈況,因此亟欲轉移焦點力挽狂瀾。於是利用俄國與烏克蘭軍事對峙的機會,不斷宣揚戰火一觸即發,目的就是希望俄烏真的開戰,導致歐洲政治及經濟失序,讓美國漁翁得利。
俄烏開戰後,美國隔岸觀火,不出一兵一卒,只是祭出經濟制裁的老舊招數,令烏克蘭及其他國家大失所望,也重創了美國的威信,及世界的領導地位。
最後,曾在川普政府擔任國務卿的蓬佩奧將在2日至5日訪問台灣,也將拜會蔡英文、外交部長吳釗燮等高層官員。拜登政府搶先一步派團訪台,也有壓制蓬佩奧的意涵。蔡政府在興奮之餘,也要審慎應對,以免兩面不是人。
(作者為退休外交官)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