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大會宣示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不尋求冷戰、不要求盟友選邊,奉行一中政策、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隨後舉行的美中外長會談,布林肯向王毅表態「一直以來恪守一中政策」,雙方為G20拜習會創造條件的努力清晰可見。美中關係歷經4年衝撞,終於在摩擦中摸索出相互的底線,民進黨政府需誠實面對美中關係的變化。
美中護欄逐漸扎實
台海8月激烈博弈是一面鏡子,照出美國不支持台獨,大陸未放棄和統的事實,華府和北京透過這次「掰手腕」試探到彼此底線。對比拜登在聯大的表態和先前重提「保台論」,可謂「欲揚先抑」,頗有安撫台灣的味道。事實一再證明,從私下勸說裴洛西放棄訪台,到協調修改《台灣政策法》敏感表述,可以看出拜登對習近平「四不一無意」的承諾是真實的,蔡政府若認為「四不一無意」是對岸的「認知作戰」,是斷章取義的操作,就是天大的誤判。
可笑又可悲的是,蔡政府乃至於整個民進黨,仍然陷在抗中保台的同溫層之中,認為美國朝野兩黨,甚至整個西方自由世界幫定了台灣。不錯,台灣自由民主、經濟繁榮,在全球製造鏈具關鍵地位,已贏得美國及整個西方輿論的好感與支持,但美國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美中曾經共管台灣,民進黨若認為拜登政府的支持是空白支票,把「聯美」操作為「綁美」,將非常危險!
蔡政府總把「台灣是美國最信任的夥伴」掛在嘴邊,但從2016年到現在,細數台灣期待美國支持的清單,究竟哪一項成功了?加入CPTPP了嗎?重回WHA和ICAO了嗎?加入新成立的印太經濟架構了嗎?激進反共抗中的前國務卿蓬佩奧,也只在卸任後才開腔支持台獨。反倒是從蔡總統本人到外交部、國安會、駐美代表處、經濟部,屢屢把美國政客當座上賓,逼迫台灣人民吞下軍售、波音飛機訂單。
中美關係護欄逐漸扎實,台美關係發展的底線漸漸浮現,拜登政府積極與北京溝通,大陸也順勢降溫台海緊張,釋出和統方略不變的訊號。廈門政府頒布新版無人機管制條例,意在防範大民用無人機侵擾金門可能造成的軍事衝突風險。國台辦在中宣部舉行高規格記者會公布《對台白皮書》,官媒的解讀和報導多以兩岸經貿成果、維持民間交流等軟性基調為主,側面證實了大陸對台政策不受民進黨抗中和美中外部情勢的影響。
應撤換激進獨派
大陸防疫政策在中共二十大後可能有所調整,部分省市恢復出境旅行團就是前兆。蔡政府拍板「0+7」重啟國門本月底上路後,陸委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要求,宣布首輪鬆綁兩岸及港澳民間往來的調整措施,但外界期待恢復小三通仍不在列,甚至連恢復台港觀光都落空。困在抗中保台牢籠中的民進黨政府轉不了彎,既看不到美中恢復默契下兩岸關係改善的契機,也看不到對岸藉疫後兩岸交流復常降低台海緊張的意願。
民進黨內並非沒有對兩岸關係理性的建設性力量,但蔡政府已經被獨派架著走向戰場,外交部對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的聲明,公然切割台灣與中華民國之間的歷史與法理關係,已違背蔡總統「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定位。
其實,蔡總統上任首兩年仍能維持兩岸基本穩定並平衡處理美中關係,吳釗燮擔任外長後開始暴衝,改變蔡政府就職時設定的國際戰略,2019年民進黨選情不利,以製造外部壓力訴求內部團結,全面走向抗中保台之路,兩岸關係急遽惡化。
美中關係趨向可控,無論出於避險或團結台灣的需要,九合一選舉後,蔡總統都應該走出抗中保台迷思,撤換走火入魔的激進獨派,換上有心務實平衡美中與兩岸關係的官員,以恢復民間交流降低兩岸對抗強度。(系列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