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陸「兩會」在本週於焉開幕,這一個中國特有「兩院制」,負有「橡皮圖章」任務。也有人戲稱「全國人大」負責舉手,「全國政協」負責拍手,或稱「兩會」是一場大拜拜。該制由1954年形成運作至今,當有其作用性。在習近平主政後,「兩會」更悄然變化,成為新政下的工具。
依據中國大陸憲法,「國家主席」職務沒有實權,只有儀式性權力,是虛位元首。而「國務院總理」為政府行政首腦,必須向「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作《政府工作報告》,所以這次「兩會」的主角應是總理李克強。
然從會前的一系列動向觀察,可以發現習近平風采大為蓋過李克強。除了去年的「軍隊改革」及收攏軍權,近期宣傳機器亦大肆宣揚習近平講話。上週習巡視官媒,直接收緊媒體控制與強化個人權威。還在「兩會」前拋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議題,主導經濟方向。
關於習收攏權力的原因,其實有跡可循。回顧大陸近年的經濟情勢,可以發現大陸政府在處理經濟的問題上出現失靈,如肖鋼任證監主席時的股票大跌、人民幣持續貶值,還有經濟成長率放緩等,對外也得面對南海領土衝突,以及台灣更換執政黨等複雜因素。
面對一系列危機,促使體制朝向權力收攏,這是中共黨政的一個慣性現象。時值「兩會」期間,可以預料,這次會議或有可能使習爭取到更大支持背書,以獲得更強的正當性去開展下一個「五年計劃」。由於政治風向緊縮,此次參與「兩會」的代表們,應難提出突破框架的政策建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