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早期掩埋的點滴瓶和藥罐,讓居民十分憂心。(李金生攝)
軍方早期掩埋的點滴瓶和藥罐,讓居民十分憂心。(李金生攝)
曾做為醫院大門,衛兵日夜站崗的閩南古厝,至今仍大致保存完整。(李金生攝)
曾做為醫院大門,衛兵日夜站崗的閩南古厝,至今仍大致保存完整。(李金生攝)
加蓋的古井旁,留有「中華民國萬歲」的刻字。(李金生攝)
加蓋的古井旁,留有「中華民國萬歲」的刻字。(李金生攝)

金門早期的野戰醫院「東沙醫院」已在18年前拆除還地於民,但舊址卻殘留大量醫療廢棄物,讓計畫興建社區活動中心的居民十分擔心。立委楊鎮浯接獲陳情,協調金防部派員清理,希望還給村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屬於師級野戰醫院的東沙醫院,因為駐軍連年裁減,而在1998年間拆除還地於民,但做為西半島早期軍民醫療、衛生中心,曾經發生過的種種「故事」,大如半夜割盲腸或遭「匪炮」擊傷緊急手術,小至打預防針和拔牙齒,仍為當年戍守官兵和老一輩居民所津津樂道。

最近,東沙村民獲得預算補助,打算在東沙醫院舊址興建社區活動中心,卻在整地時發現點滴瓶、藥瓶等大量醫療廢棄物,怵目驚心景況讓村民十分憂心。

立委楊鎮浯接獲陳情,偕金防部官員現場會勘,協調軍方自今天起動員大型機具與衛生兵、化學兵挖掘清理,預定在2個工作天內完成。

由於東沙醫院舊址範圍頗大,拆除後閒置近20年,卻因為整地「出土」醫療廢棄物,引來地方文史工作者相繼探訪,包括原做為醫院大門,有衛兵站崗的閩南古厝前古井、蓄水池壁留有「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等歷史刻痕,都成為大家爭相拍照的目標,網路也有不少退伍老兵加入討論,回憶當年戍守前線,在東沙醫院服務的種種往事。

民宅牆壁的精神標語,承載一段「軍民一家」的歲月。(李金生攝)
民宅牆壁的精神標語,承載一段「軍民一家」的歲月。(李金生攝)
各式各樣的廢棄物,將由軍方在2天內完成清運。(李金生攝)
各式各樣的廢棄物,將由軍方在2天內完成清運。(李金生攝)
蓄水池壁的「總統萬歲」刻字,訴說一段大時代故事。(李金生攝)
蓄水池壁的「總統萬歲」刻字,訴說一段大時代故事。(李金生攝)
#金門 #東沙醫院 #醫療 #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