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一項從遺傳學分析中國南北方史前人群遷移的研究顯示,中國古南方人群在南島語系人群中佔有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來自中國南方。這項研究也被刊登在美國權威科學雜誌《科學》(Science)。

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完成,以遺傳學的角度揭開中國南北方史前人類的遷移與混合,是一項有關中國、東亞古人群遺傳特點與基因交流的研究。

該研究將中國南北方史前人類做了大量的基因分析,發現距今8300年前,南北方的人類就開始有了交流;交流幅度在4800年前開始明顯增長,至今仍在延續。起源方面,研究指出雖古南方人群成分雖在現今東亞地區人群中占比較小,但對其他地區卻有廣泛影響。

付巧妹團隊以確切的遺傳學證據,透過研究比對後發現,現今分佈於台灣海峽、東南亞和太平洋西南部島嶼的南島語系人群,與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南方沿海人群的遺傳聯繫相當密切。這說明最早的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福建及其周邊地區,且更首次將明確的時間點追溯至8,400年前,也是第一次通過古基因組數據證明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的祖先來源。

另外,研究也將各族群基因做更細緻的交叉比對,結果發現福建在8400年前的「奇和洞人」相較於現今生活在東亞北方和西部人群,存在比他群更多的遺傳聯繫,其中以台灣的阿美族和泰雅族遺傳聯繫最強。

#人群 #中國 #研究 #語系 #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