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具有指標性的士林夜市,過去吸引不少國內外旅客前來。隨著觀光客銳減、疫情衝擊下,加上房東漲租不願降價,近年一級戰區路段出現「骨牌式退租潮」,近年商圈屢爆消費爭議,外界都將矛頭指向夜市水果攤是罪魁禍首之一,因此商譽一落千丈,在2019年9月慘澹紛紛收場走人。但有知情人士向《中時新聞網》記者爆料,這些水果攤其實已經有計畫在疫情過後死灰復燃,捲土重來重新營業。
據了解,士林夜市全盛時期攤商、店家達2700多家,疫情爆發至今,已近500家關門大吉;原本假日來客量可達10萬人,現在僅剩10分之一,不少攤商撐不下去只好歇業。
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近日接受媒體訪問,談及現切水果攤就是造成觀光客不來的最大兇手,很怕死灰復燃,而過去不少業者,為拚翻桌率,食材口味、品質及服務態度欠佳,外地旅客都認為士林夜市「變質了」。而地方社團也有不少在地人負評反彈聲浪。
過去專販售高價牟取暴利18攤水果攤,雖已退出商圈多時,卻早已重創觀光形象。不過,有知情人士向《中時新聞網》爆料,以前最常上新聞,夜市口、超商旁的那攤老闆,從前手上同時有4攤,一慣手法店員聘請外籍人士,並以簡單英文溝通、比手畫腳半強迫國外客購買。此外,黑心業者扣除每月超過10萬元攤租及人事成本外,一個月可淨賺百萬,年收超過1千萬,老闆更計畫疫情後,要在商圈捲土重來。銷聲匿跡多時「天價水果攤」是否重出江湖?也引起士林商圈高度的關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