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原本在早年時間投入大量資源研發5G技術,然而,川普政府先是在2018年底將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依違反伊朗禁令,遭到加拿大警方逮捕,甚至遭到川普政府遊說盟友不能讓華為參與當地5G建設,甚至是面臨實體清單制裁,如今在川普任內最後幾日,再度停止美企出貨許可,華為無法輕忽2021年要面對的挑戰。
華為在川普發動陸美貿易戰後,成為大陸科技產業重點打擊對象,不僅在在2019年5月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導致美企被迫暫停與華為業務往來,甚至華為產品也不能使用GMS服務,所幸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擁有許多自身研發技術,讓其生產晶片能繼續供貨華為。直至2020年5月中旬,所有企業只要是出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與服務給華為,都要經過審查通過才能放行,華為從此失去晶片來源,甚至原本手機市占率快追上三星,都因此大幅下降,甚至三星還搶進華為空出的5G設備市占率,華為5G巨頭角色遭到撼動。
此外,華為原本擁有全球超過50多項商用合約,用來建設5G基地台,但川普政府遊說各國,不讓華為參與當地5G建設,目前英國、澳洲以及日本等國都家入美國行列,歐洲各國也考慮如何解決國安問題下,讓華為也有機會參與。
然而,華為消費者部門遭嚴重打擊,不僅海外銷售業務大幅縮水,轉回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僅一季時間成為龍頭,但晶片供應來源遭阻斷,導致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余承東去年坦承,麒麟9000處理器將成「絕版」,並在同年的11月,將旗下子品牌榮耀出售給具國企背景的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
此外,華為的美國零組件供應商在去年下半年收到美國商務部的出貨許可,包括英特爾、AMD、高通以及日本的CMOS供應商包括SONY等廠商,可以出貨非5G產品給華為,讓華為的業務能繼續暢通無阻。實際上,華為手機業務雖然遭到重擊,但其筆電產品、穿戴式裝置在市占率都大有進展,也因沒有涉及美國禁令關係,生產線較不受到影響。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日前則表示,將提高華為的雲端業務比重調高,「華為精簡企業業務,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做戰線,認真弄清楚作戰模型,並強調「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任正非認為,華為雲是未來華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業務,應該抓住全球雲服務這個重要的機遇,將縮減企業其他業務,雖沒有亞馬遜、阿里巴巴的資源,但華為要緊握開源性,以及生態系發展,讓華為朝著軟體服務前進。
雖然川普政府傳出緊急取消英特爾等美企的華為供貨許可,可能替華為筆電業務帶來壓力,甚至在手機業務也遭大陸本土品牌強攻市占率,但華為努力尋求轉型機會,加上預期拜登政府上台後有機會放鬆禁令,華為仍有強大的競爭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