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跑車製造商之一保時捷(Porsche)近期排除赴大陸設廠計畫,儘管CEO布魯默(Oliver Blume)稱只是轉移生產沒有意義、公司仍會為最大市場生產最優質產品,但英、澳媒體均解讀是怕被貼上「中國製造」標籤。澳媒ChannelNews分析,隨著勞力成本、政治風險上升,消費類技術公司正避開中國,改選越南當生產基地,資金外流規模達數十億澳元。
布魯默告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為「德國製造」聲譽承擔更高成本是值得的,而且對大陸市場而言,歐洲製造的保時捷仍然是品質保證,因此沒有必要為了節省成本到大陸就地生產。
除了在斯圖加特的祖芬豪森(Zuffenhausen)廠以外,保時捷在德國之外僅於汽車工業也高度發展的斯洛伐克有產線。目前保時捷還在生產的6種車型系列去年共售出27.2萬輛,中國大陸約占1/3,事實上在疫情之下該地也是保時捷去年全球唯一仍保持銷量成長的市場。
雖然保時捷原意並非看不起中國,而且並非只針對大陸,而是希望就近管理產線和確保品質,但在澳媒解讀就不是這麼回事而已。ChannelNews認為布魯默潛台詞是高端客戶會不信任中國製造。
該文作者理查茲(David Richards)撰寫技術類相關報導超過30年,他還注意到韓國2家電子巨頭三星、LG也在加大投資越南,並稱它們的舉動旨在降低澳洲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視成本,加強在澳洲高端電視與顯示器市場爭奪。
不過理查茲並未解釋為何人口基數僅約2500萬的澳洲市場為何對三星、LG有必爭之地的吸引力。三星、LG確實加大在越南投資力度,特別是智慧型手機組裝與後端製造流程,不過更多分析師解讀這僅是轉型布局,將勞力密集製造移往成本更低的越南,事實上連中國企業本身也採取這種策略,而三星在陸續關閉大陸沿海城市工廠同時,也在西安擴產記憶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