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禁運台灣鳳梨,我駐泰國代表李應元今天表示,代表處近日也跟泰方農業部門積極洽詢,但短期內恐怕緩不濟急。建議泰國僑胞透過國內企業或親友進行認購,增加銷量。從環保的角度來看,「在地生產、在地行銷」更可以減少運送過程碳排放問題。

李應元今天在臉書表示,中國大陸惡意棄單,引發台灣一陣鳳梨熱,連泰國僑胞也很關注。這幾天代表處跟他都接到許多僑胞的關懷電話,希望提供幫忙。他代表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謝。

他也向當地僑胞說明,台灣年產鳳梨約43萬噸,其中外銷中國大陸僅佔一成(4.2萬噸)。事情發生以來,激起國人同仇敵愾,短短幾天時間內,內銷訂購已接近3萬頓。「目前危機稍獲舒緩、請泰國鄉親們可以寬心些」。

代表處近日也跟泰方農業部門積極洽詢。但他說,礙於新鮮農產品進出口檢疫相關問題,須透過雙邊談判來協調,短期內恐怕緩不濟急。如果僑胞想幫忙,建議可以透過國內企業或親友進行認購,增加銷量。

李應元認為,這次危機是個提醒也是轉機。他也引用蔡英文總統的說法,「政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保護農民,不會讓農民受到影響和損失」。

他說,台灣是美麗之島、水果之國,物產富庶,台灣的鳳梨本來就很出名,現在台灣的鳳梨又更出名了。未來,政府也會以直銷、加工等措施,多管齊下,開發多元加工產品,將台灣優質水果、農產品介紹給更多消費者,也協助農民開拓市場。

#鳳梨 #僑胞 #台灣 #李應元 #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