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攬業看的不是只有運費,那只是其中的一環,重點在於幫客戶達成需求的其他服務費用,整合物流服務能力,在與有限艙位為客戶搶得出貨先機才是關鍵。台灣的貨攬業實力強勁,綜觀2020年中菲行(5609)、台驊投控(2636)及捷迅(2643)的業績,前3季每股盈餘分別為6.68元、5.06元及3.07元,以EPS來看,中菲行前3季已經突破歷年全年新高,三家2020年獲利預期都將是創新高表現。
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後,供應鏈重組,形成大陸生產消費「雙循環經濟」以及台灣、東南亞生產,美國消費兩大聚落。因此,東南亞地區受惠於中美貿易戰供應鏈產地移轉、進出口貨物需求增長,台灣地區受惠於台商回台生產及亞洲區間供應鏈物流活動增長,全球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亞太地區的製造產業,造成大陸、東南亞和台灣是罕見的亮點,去年為台灣貨攬業帶來源源不絕的活水。
從2020年第4季,歐美消費需求持續強勁,亞洲工廠為彌補上半年的業績缺口大量生產製造,特別是大陸十一長假過後海運訂艙需求大幅增加,加上進入冬季加速疫情升溫,造成港口裝卸、倉庫、貨車公司、內陸火車等物流環節人力短缺,貨櫃提領、裝卸、內陸運輸相關流程嚴重延誤,缺櫃、缺艙、缺船、缺工等現象使全航線運價翻數倍成長。
今年第1季缺櫃問題持續,海運、空運價格持續高檔,農曆年後又出現一波漲勢,預期上半年運價處在高檔情況不變,下半年價格開始趨緩機會較大,但也不會回到2019年水準。整體而言,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國際間物流狀況尚未完全解決,對有能力提供整合物流服務的台灣業者都是一大利多。
此外,貨攬業去年獲利創下新高,以過去股利政策來看,股利配發率約5到6成,加上今年營運依舊火燙,接下來公布的股利及現金殖利率可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