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說,新興市場產業結構組成在這過去十年見到顯著轉型,現階段科技、網路、零售、新能源等破壞式創新產業發展的結構性趨勢,將驅動可持續性的較佳的獲利成長動能,這些企業值得被賦予更高的評價水準,相對於美股,整體新興市場評價有3成折價水準,預期美股評價面已高,市場資金仍多的情況下,資金會流向較便宜的新興股市,這是未來看好新興市場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未來波動程度可能加大,預估2021年新興市場可望表現強勁,主要仍看好數位經濟結構性趨勢題材以及循環性產業前景。

路博邁則認為,在大陸和亞洲市場擁有較多能夠把握全球經濟復甦機會的優質企業。市場今年在經濟復甦初期出現波動時,將為加碼投資於新興市場股票創造更佳的時機。

在新興市場股中,安本標準投信相對看好新興亞股,安本標準表示,主要因新興亞洲疫情控制得宜,經濟復甦明顯,企業獲利前景明確。此外,新興亞股的評價相較全球偏低,資金外溢吸引熱錢流入。就長期來看,新興亞洲具有結構性的人口紅利、科技發展趨勢不變。

百達投顧也指出,在新興市場股市中以大陸為首,該地區經濟強勁復甦,新興市場股市在最近幾周雖持續上漲,但價值面仍然合理,尤其是在亞洲市場,因亞洲國家對新冠疫情已獲有效控管,另外,結構性改革也有助於推動該地區的發展,相關公司獲利作中長期增長。

#全球 #新興市場 #新興亞股 #美股 #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