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電報導,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號23日擱淺蘇伊士運河,導致逾百艘船隻嚴重塞車。在引挖泥船Mashhour協助除泥後,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26日宣布,目前船頭清淤已大致完成,接下來將派出拖引船試圖將長賜輪拉出;如果一切順利最快下週就能讓長賜輪脫身。
根據SCA影片顯示,大型挖泥船Mashhour靠近長賜輪並將管線插入其下清除淤泥。另一方面,官員也乘坐小艇前往視察,聽取救援團隊簡報以掌握進度。SCA主席拉比耶表示,船頭清淤已暫告完成,接下來將派出9艘大型拖船試圖拉出長賜輪。長賜輪能否脫困的關鍵包括風向、潮汐,然各因素彼此影響必然導致搶救任務複雜化。
據《太陽報》報導,挖泥船Mashhour每小時可抽出2,000立方公尺的沙泥。工作人員期盼,能在長賜輪船首與船尾間抽出50至60英呎的缺口,從而增加該船的浮力並脫困。
荷蘭海上救援公司Boskalis表示,目前挖泥船等仍持續工作中,初步判定長賜輪的船尾並無卡住。由於29日晚、30日晚與31日早上會出現漲潮,屆時會嘗試讓長賜輪重新浮動。做法包括清除燃料、壓艙物,清除船身周遭泥沙,試圖讓其浮動。
不過,如果失敗的話便會讓船上貨物先卸下以減輕重量,再嘗試讓其浮動。考量船上貨櫃數多達數千個,光卸貨可能就要數週時間,讓整個救援任務長期化。《太陽報》表示,荷蘭救援團隊28日還會再次派出2艘拖船,試著讓長賜輪浮起。
然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在運河南部等待穿越的船隻數量正快速成長,《太陽報》更報導運河出入口堵塞已導致逾200艘身困其中。這恐影響全球各地貨運的行程,也讓人無法接受救援長達數週。
BBC指出,全球貿易運送約有12%(一說為10%)自這條193公里的運河經過。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與鴻海,為亞洲與歐洲提供最短的海上通道。雖然貨主也可改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但該路線需要至少2週的時間,使得成本恐上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