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透過吃鳳梨、挺果農,還能用哪些方法提升鳳梨的附加價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日前獲校友贈送鳳梨,基於「盛食不剩食」理念,攜手文化正心教育基金會,由志工帶領學生共同製作果醬、環保酵素,除可延長賞味期,也藉此幫助學生了解應如何解決社會問題。
拿起一顆顆向果農採購的金鑽鳳梨,勤益科大校友、盈錫精密公司總經理巫有崇表示,為了力挺農民,特別訂購100箱鳳梨、其中一半捐給學校,學校透過製作果醬的方式,讓鳳梨成為具有教育性質的產品,更顯示出,企業與學校間的產學合作不僅只是技術方面。
總計750公斤的金鑽鳳梨,經過志工與師生通力合作,變身成為一罐罐鳳梨果醬,其口味還區分為鳳梨蘋果果醬、加入日月潭有機紅茶的紅韻鳳梨果醬,以及添加番茄、辣椒與薑黃的茄辣鳳梨果醬,文化正心文教基金會指出,從削皮到熬煮,製作過程相當耗時費力。
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說,學生們配合課程將鳳梨製作成果醬,延長當季水果保存期,藉此讓學生了解並愛護台灣這塊土地。基金會強調,在鳳梨醬製作過程中,是由志工帶領學生全程手工製作,不但志工、學生雙方面受益,在製作過程也將鳳梨滯銷的這個社會問題,讓剩食變成可繼續食用的盛食,利益所有單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