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資金流入金融股的原因是,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表示,當預期通膨升高時,投資人擔心美國聯準會或全球央行將開始升息,而由於升息將壓低科技產業的的利潤和本益比,導致科技板塊被拋售。但另一方面,較高的利率或收益率曲線變陡卻有利於金融板塊,當債券收益率上升時,銀行利潤將會增加,因為借貸資金和支付給存戶的利息差異增加了。而經濟復甦也將提升貸款的增長並減少準備金的損失,使銀行對股東釋放更多資本,亦促進股息的增長。同時,銀行股是市場上估值最低的股票之一,最近也因為「宅在家」情況而成為受到青睞的成長股。 張翠玲說,通膨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因為西方經濟體正在以相對較快的速度重啟,而消費者仍將受益於大量刺激需求的財政。但是,現在判斷通膨是否會持續還為時過早。近期的通膨上升可能只是暫時的現象,是因為市場對於價格提升的預期所導致的反應,因此也意味著美國聯準會和其他中央銀行並不會被迫減少債券購買或迅速提高利率以應對這種情況,從而降低了債券市場出現嚴重損失的風險。於此通膨前景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建議投資人從長期趨勢和收益的角度來考慮建構投資組合,以追求中長期的投資獲利潛力。

街口投信也表示,上周以及近期美國金融股的反彈,主要反映美國疫苗已接種人數佔比持續增加下,經濟重啟腳步加快,金融股等景氣循環股受到激勵而上漲。此外,美債殖利率的反彈也帶給金融股額外的激勵效果,特別是銀行業務比重較高的企業,利差可望改善擴大之下,加速業績反彈。整體而言,景氣復甦帶動客戶終端需求提升,加上利差改善,都是對美國金融股是正面幫助,尤其是銀行業務比重較高的金融股。

#大量 #金融股 #通膨 #情況 #張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