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夜市商機,有攤商不堪歇業另謀出路,有的咬牙苦撐等到微解封,台中市共33處夜市,到12日共收17件申請案,經市府審核與現勘後,13日有包括逢甲、中華、忠孝、蔣公路、昌平、長億、旱溪、大慶、太原、清水五權、捷運、大里勝利、梧棲草湳等13處夜市恢復營業,準備迎接客人來「迺夜市」。

經發局12日新收件的4處夜市,包括潭子勝利、靜宜觀光、雅潭、東勢第三橫街夜市,已展開審核作業並安排會勘。

但也有不少夜市攤商暫時停業2個月後,不敵疫情收攤,有的夜市管委會招商不到一半,加上射飛鏢、汽球等仍列為禁止營業,豐富性不夠,憂心無法吸引客源,仍在觀望中。

市府官網提供完整範本,版本道路型與路外型夜市,要有專人在各出入口管制量額溫;夜市申請案件受理後,原則在7日內完成審查,若業者書面資料完整,經發局盡速排定會勘,協助業者在預計的營業日前完成防疫計畫核定。

經發局市場科表示,台中市夜市有的每天營業,有的一周經營2、3天,要求夜市攤商設置隔塵罩,如果來不及,事先採用保鮮膜代替,避免消費者站在攤前引發飛沫感染。

全市33個夜市,已有17個來申請,其他夜市為何未申請?夜市業者直言,要攤商回流,無法像以前那麼容易,因為有些攤商仍在休業中,部分小型夜市招商不到一半,不知開業後客源如何,不敢貿然開業。

夜市遊戲攤位考量交叉感染,禁止丟氣球、射飛鏢、套圈圈營業,市府目前未核准該類攤位營業,比照運動中心及運動設施、遊藝場範圍未開放。

中央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部分場域可「微解封」,建設局宣布採「階段式開放」措施,適度鬆綁部分場域,第一階段開放望高寮夜景公園及全市公園綠地廣場園道、公廁,讓民眾適度透氣,但仍會不定期巡查,勸導民眾遵守防疫規定,杜絕公園成防疫破口。

#夜市 #營業 #13 #經發局 #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