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今年以來宣布啟動IDM 2.0戰略政策,打算加強晶圓代工業務部門,並推出2021年至2025年的先進製程研發排程,最終目標為追上並超越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技術。對此,英特爾周一(23日)宣布,與BM、新思科技(Synopsys)、Cadence等公司合作,替美國國防部「RAMP-C」計畫提供晶圓代工服務,確保美國本土的先進製程生產線。

美國國防部的「RAMP-C」(Rapid Assured Microelectronics Prototypes-Commercial)計畫,預計能協助美國打造本土半導體供應鏈,這也讓美國政府能掌握關鍵技術,確保能穩定供應美國所需的半導體。

英特爾加入計畫之前,美國政府就一直在解決晶片短缺問題,拜登政府在2022年財年的國防預算計畫,就有一筆23億美元(642億元新台幣)支出,要用在對國家安全長期穩定的關鍵半導體技術。

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 總裁 Randhir Thakur指出,過去一年最深刻的教訓就是,半導體的重要戰略性,以及擁有強大半導體產能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半導體業界人士預估,導致汽車減產以及推動一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的晶片短缺現象,將在未來幾個月緩解,但部分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英特爾新執行長Pat Gelsinger上台後,先是宣布英特爾將再次進入晶圓代工市場,宣布將投入200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興建2座晶圓廠,喊出10年投資1000億美元,發展晶圓代工業務。

英特爾將原本的10 奈米 Enhanced SuperFin正名為Intel 7,原先的7奈米正名為Intel 4,之後分別為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此外,Pat Gelsinger也投書媒體,呼籲美國政府將補助留給美國廠商,不要太過重視那些在美國生產,技術卻在海外的公司,試圖完全爭取美國半導體520億美元補助,被外界視為針對台積電。

英特爾上周舉辦的架構日(Intel Architecture Day 2021)一口氣推出多項產品,包括Alder Lake,預計採用英特爾7奈米製程(原英特爾10奈米製程強化版 SuperFin 技術),為首款具備2個全新x86架構核心,將與微軟深度合作,並同時串連桌上型、Mobile與Ultra-Mobile。

英特爾全新資料中心GPU架構「Ponte Vecchio」,為英特爾史上運算密度最高的產品。至於「Intel Arc」,基於Xe HPG微架構(代號為Alchemist)打造的全新消費級高效能顯卡,用以台積電6奈米製程生產,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將支援具備光線追蹤(ray tracing)加速能力、AI驅動超級取樣(supersampling),以及Windows DirectX 12 Ultimate,並擁有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DLSS)技術。

英特爾還宣布,「Ponte Vecchio」產品將替美國能源部打造超級電腦服務,其中運算晶片 (Compute Tiles) 採用台積電 N5 製程,基底晶片 (Base Tile) 採用英特爾 7 奈米製程,連結晶片 (Xe Link Tile) 採用台積電 N7 製程。

#台積電 #全球 #三星 #全新 #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