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台灣雖頑強抵抗,卻也面臨空前挑戰,加上氣候變遷,乾旱、颱風等各種災情來襲,更凸顯了城市「韌性」的重要,從2021《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中,一窺各縣市的韌性潛力。

2021《康健雜誌》「健康城市大調查」從「社會經濟」、「醫療服務」、「健康環境」、「整體成果」4大構面、19項指標,全面檢視各縣市的健康生活環境。成績揭曉,台北市靠著環境及成果兩個構面傲視全台,總分和總排名再度奪冠;亞、季軍方面,高雄進步至第2名,台中則獲得第3名。

高雄今年表現亮眼,總分跟第1名台北市只差了2.8分,4大構面中,高雄市在社經構面得到第1名,成果構面的過胖人口比例大減,排名從去年15名進步到第8名,服務構面從去年第5名提升至第3名,其中的醫療保健支出指標奪冠,整體優異表現,成為亞軍。

季軍的台中,社經構面再次躍升,從第3名跳到第2名,其中教科文支出全國第1,汽機車肇事率也降低、排名往前跑,從107年第12名、108年第10名到109年第7名,刑案發生率則蟬聯全國最低。

●花蓮縣大躍進 擠下嘉義市奪得非六都冠軍

非六都方面,花蓮縣和新竹市是大黑馬,花蓮縣名列全國第4名,非六都第1名,嘉義市獲得第2名,新竹市則是持續進步,躍升至非六都第3名、全國第6名。

花蓮縣總排名從去年第10名進步至第4名。環境和醫療服務構面全國第1。環境構面向來是花蓮縣的強項,空氣品質、公園綠地和自行車道都名列前茅,尤其自行車道從去年第14名大躍進、名列第2名,因此擠下去年的非六都冠軍嘉義市。

嘉義市則是憑藉醫療服務和成果構面前3名的成績,站穩非六都第2名的位置。醫療服務是嘉義市的強項,在今年調查中排名第2,平均每一執業醫師服務人數、護理師服務人數和照服員人數3個指標,分別排在第2、第1和第2名。成果構面從去年第8名推升至第3名,其中規律運動人口則是居冠。

●不斷進步,新竹市擠進非六都第3名

新竹市在本次調查中名列非六都第3,成果和環境構面都有長足的進步,成果構面與台北市並列第1名。環境構面則從去年的12名直接躍升至第5名。

以當中的指標來看,幅員不大的新竹市,每萬人享有人行道長度進步最多,從去年13名躍升至第1名,顯見其對建構步行城市的努力;成果構面中三癌篩檢率全國最高、過胖比例最低,平均壽命和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雖然和去年持平,但分別是第3名和第5名,高於高雄和台中。

離島部分,今年仍由連江縣獲得離島縣市冠軍,由於人口最少,平均下來在社經構面和環境構面都得第1名;澎湖為亞軍,環境構面去年為第3名,但今年和連江縣並列第1,原因是每萬人自行車道領先,公園綠地面積也從去年第3名進步至第2名。

●2021健康城市大調查總排名

(圖/康健雜誌提供)
(圖/康健雜誌提供)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康健雜誌 #健康城市 #台北市 #高雄市 #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