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是美國9·11事件20週年,大陸環球網11日刊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專訪,他說,9·11事件當時,美國知識界、戰略界有一種邏輯,即怎麼從根本上消除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就是讓那些國家「民主化」,因為美國人有個理論「民主國家間不打仗」。他們認為,如果把伊拉克、阿富汗都變成民主國家,就能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事後來看,美國這個戰略應該是錯的。美國自己也承認「重塑阿富汗」失敗了。
金燦榮表示,另外美國戰略界還有不同的人表態,阿富汗戰爭的目標是通過控制阿富汗來威懾中國和俄羅斯。因為阿富汗是「亞洲十字路口」,正好是中亞、南亞、西亞、東亞的交界,他們覺得把這個地方控制住了,往北威懾俄羅斯,往東威懾中國,往西能嚇住伊朗,往南能控制印度洋和南亞次大陸。
現在可以很肯定地講,美國當時宣布的這些目標一個都沒實現。美國有人說「反恐」的目標實現了,因為擊斃了賓.拉登。但賓.拉登2011年就死了,美國為什麼又拖了10年?美國當時為什麼不走?而且現在其實恐怖主義還存在。大家都注意到,8月26日,美國在喀布爾機場撤軍時還被「伊斯蘭國」呼羅珊省分支攻擊了一次,恐怖分子還在。
他認為,9·11確實對美國打擊很大,小布希當時的決策太情緒化了,被民意綁架,然後又被塞了很多私貨在裡面,結果就是把美國捲入了一個長達20年的戰爭。
當時美國其中一個目標是「重塑」這些國家。當時堅定支持小布希的時任英國首相布萊近日承認,他那一代領導人「天真的」以為一個國家真的可以重塑,與此同時還警告說,美國未來對地面戰反恐戰越來越沒有興趣,西方要考慮在沒有美國的參與下,與俄中以及伊斯蘭國家合作反恐。
金燦榮肯定布萊爾一部分講話,比如反思、承認了一些錯誤,但總的基調其實還是在辯護,對此要有清楚認識。布萊爾現在的反思是根據最新情況做出來的觀點調整。
另外,對美國領導權的信任的反思也是對的。現在看來,無論哪個黨、哪個人在美國執政,「美國優先」都是一樣的。從這次阿富汗撤軍就看得出來,不光美國優先,而且是美國軍火商優先。現在西方內部看來也得清醒,都指望美國的領導很可能是錯誤的,不僅傷害自己國家利益,還傷害當地人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