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當地時間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如何讀懂這次會晤中美雙方釋放的消息?陸學者刁大明認為,這次「低調」會晤,或為日後「高調」互動事先預做準備。

澎湃新聞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秘書長刁大明分析,結合美方此前對於中美關係的表述,再結合在本輪蘇黎世會晤中美方「負責任競爭」的表達,可以看到中方的堅定立場打破了美方幻想,即一方面打壓中國,另一方面還要與中國合作。

刁大明指出,中方的努力也正在塑造美方關於對華政策中的表述,修正其此前關於中美關係的「三分法」表述。現在看來,美方出於自身利益在對華政策上有一些策略性而非戰略性的變化。中方可以把握這些策略變化提供的空間,來解決當前中美關係中的一些緊迫性問題,比如此前的孟晚舟事件。

從美國拜登政府上台開始,幾乎所有的美方官員都一律使用「合作、競爭、對抗」的三分法來描述對華關係,即便如此還要進一步強調這種合作是「符合美方利益下的合作」。對此,中方一直表達明確否定態度。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7月26日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在天津會談時就曾表示,中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美方的「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

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可以較為明顯地發現美方提及「三分法」的頻率正在降低,對華關係表述中不斷有新說法出現。在中美兩國元首9月10日通話時,拜登的表達為「確保中美雙方競爭不轉向衝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1日在美國務院網站上就中共十一建政發表祝賀聲明時提到「美國尋求合作解決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而這一次,白宮網站10月7日在中美蘇黎世會晤的聲明中寫道「保證(同中國)負責任的競爭」。

相較於中美雙方年初在安克拉治時的「直球交鋒」,此次蘇黎世會晤似乎更為「低調」,對此刁大明認為,此次的「低調」會晤或許是為下一步的「高調」互動準備。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月7日報導中援引美方匿名高層官員披露,中美雙方已經原則性同意在年內舉行元首視頻會晤。不過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沒有直接確認相關安排,而是表示「蘇黎世會晤的結果之一是雙方同意會在非常高的層次上繼續對話」。

對此刁大明認為,這次蘇黎世會晤的話題顯然是經過雙方縝密籌劃過的,在數個小時的對話中,雙方進行了問題導向型的密集對話。

刁大明表示,此次雙方在對話中展現出一種較為低調的風格,相信這也是為下一步雙方更為「高調」的互動進行鋪墊,就比如美方披露出的可能會舉行元首視頻會晤,相信圍繞這個話題中方很快會有一些原則性的回覆。「今年以來中美之間的多次互動充分體現了當前元首外交在中美關係中的定向把舵的戰略引領作用,下一步舉行更高層次的會晤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然,如果要舉行元首視頻會晤的話則需要一個良好的整體氛圍」,刁大明指出,「為此美方需要和中方相向而行,而不是搞小動作,給會晤舉行創造合適契機,最大化發揮元首外交作用。」

何謂小動作?刁大明舉例: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10月3日發表聲明稱,美方對中方在台灣附近「軍事挑釁活動」深表關切,此舉易引發誤判,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敦促中方停止對台「施壓與脅迫」。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已經做出回應: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輪不到美國說三道四。美方有關言論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對外發出極為錯誤和不負責任的信號。

#會晤 #美方 #蘇黎世 #舉行 #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