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COVID-19 病毒檢測方法主要為:抗原快篩、PCR 核酸檢測、以及 NGS 基因定序,三種方式依作用原理不同,所需的檢測時間與檢測精準度也有所差異,以上檢測都需要透過鼻咽喉採樣才能得知感染情形。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與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成生物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檢測新冠病毒的技術,是將檢測分子鑲嵌在口罩中,未來人們可能可以直接從口罩的檢測結果得知有沒有感染新冠。該項創新研究發佈於《Nature Biotechnology》,未來若能順利量產,單一口罩售價約為美金 5 元。
●CRISPR 結合螢光反應,90 分鐘內可以得知感染與否
過去科學家曾經改造出能夠偵測病毒基因的細菌,但是要將載體從細菌改成其他生物細胞,有其難度,一來是難以維持細胞存活,其次也有造成生物性危害的風險。因此此項實驗直接將能偵測病毒基因的細胞游離分子(cell-free circuits)鑲嵌在口罩的孔洞中,如此便不需要維持載體細胞的活性。
研究團隊運用 CRISPR 基因改造技術,設計一段能標靶病毒基因的嚮導 RNA(guide RNA),兩者結合後會活化能破壞病毒核酸序列的酵素,而且酵素活化的狀態下會同時釋放螢光蛋白,讓患者從口罩呈色得知自己感染新冠。
該偵測病毒基因的嚮導 RNA 經過冷凍乾燥處理,這款口罩設計帶有能夠使該 RNA 片段復水(rehydrate)的功能按鈕,啟動後就能分解病毒基因、並複製其基因片段,利於大規模偵測。整個過程從偵測病毒到口罩產生顏色變化,只要 90 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操作限制低的新穎檢測技術
有別於現在病毒檢測主要是透過鼻咽喉採檢,往往需要專業人員操作、特殊儀器設備才可分析檢測結果。這項技術從口罩上直接透過呼吸偵測病毒,不但相當便利,也可以在常溫、濕度下進行,操作限制很少。
此外,除了新冠病毒,這項技術將來也可以用於檢測伊波拉病毒、具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傳染性疾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