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指出,據研究分析顯示,疫情提高「購屋意願」,今年有25%計畫購屋、搬家,可見全球消費者購屋置產的意願在疫後持續增溫。「價格預期」方面,今年有64%認為會漲,相對來看,認為會跌的只剩13%,多空看法落差極大,帶動全球房市牛氣沖天。在「購屋預算」方面,今年願意加價的暴增到28%,增強的購屋意願、樂觀的價格預期、積極的加價策略成為今年全球房市的基調,難怪被形容為一場「搶房比賽 」(Race For Space)。

黃舒衛表示,這波全球房市熱多集中在郊區或是二線城市,而台灣在護國神山的科技產業聚落投資發酵之餘,南二都的房價越漲越兇,也與全球趨勢一致。尤其根據今年9月內政部戶籍統計,台北市家戶數三十年來首度少掉3673戶,但其他五都卻繼續呈現增加趨勢,其中桃園市、新北市、台中市都新增超過一萬戶。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亦進一步分析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資料,發現在台北市的「出走潮」趨勢中,遷出率依序為大安、信義、松山、中山、中正等蛋黃區;反觀唯二有增加趨勢的則是相對蛋白的大同及內湖。

黃舒衛分析,台灣今年房市交易可望創八年新高,而住宅開工量也會連兩年創1994年以來新高,雖說首購、換屋需求比例高,但買屋抗通膨的避險以及加碼搶進低基期區賺價差的數量其實也不少,未來短則一年,長則三年,勢必面對資金潮消退後的價量調整。建議買方進場仍要以自住需求為標準,同時兼顧產品及價格風險,才能真正達到「存房」的效果。

#信義 #全球 #大同 #房市 #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