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費評議中心23日舉辦十週年慶祝活動,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到場致辭時指出,通常會去評議中心的人「負能量」都很強,所以他道出心中能在評議中心工作的人,積極資格必須是「熱情、耐心」,消極資格則是「任勞及任怨」,他強調,每次看到董事長林志潔笑容滿面充滿正能量,真的是不容易。
黃天牧指出,此次疫情擴大了貧富差距,對於生活富裕的人,也許九個月就可以回復常態,但對於貧苦的人,卻可能一生都無法回復疫情前的生活,在這種時刻,金融業和金融消費者保護就更為重要。
黃天牧表示,在疫情中看到了評議中心並沒有因此停止對消費者的保護,像推出線上申請評議的制度,減低消費者染疫風險,同時也注意到高齡群體使用網路的需求,改版了網頁,讓手機使用者或各種不同群體的使用者更為方便,還在疫情中努力改變教育宣導方式,積極針對不同族群用不同的管道如FB、廣播、網路,來提高民眾金融素養,這些可以說是評議中心的創新面。
黃天牧指出,台灣消費者光譜非常多元,從年輕到高齡者,還有原住民及新住民等族群,近期金管會也宣布將「移工」納入金保法服務範圍,不只有實質意義,還有「象徵」意義,彰顯台灣是個多元包容的社會,儘管移工的金融消費糾紛恐不多,但這是一個「態度」,同時也是普惠金融的落實。
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表示,十年來評議中心從少量案件,到現在受到民眾信任,自2012年1月2日以來至2021年上半年為止,評議中心總受理案件達236752件,受理諮詢案件達163747件、申訴案件51985件,受理評議案件21020件,案件量逐年成長,且爭議類型多樣,但在所有同仁努力下,都依規定在三個月內作成評議決定,紛爭解決率達5成以上。林志潔表示,疫情期間考量金融消費者保護不能停止,評議中心因此推出線上申請評議功能,也積極拍攝影片,並使用廣播等管道進行宣導,盼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評議中心總經理洪令家則舉出評議中心近期協調的案例。最近就有民眾早年買了一張終身壽險附加健康險保單,但當時健康險的醫療附約保障只能到65歲,雖然壽險公司曾郵寄通知他做換約,但民眾卻沒收到通知,結果發現該附約已經停售,導致保障沒了向評議中心求援。
洪令家表示,在法律和契約上,當保戶錯失換約時機,壽險公司的確沒有義務再提供該保戶換約,但後來發現不只一位、有許多位保戶主張沒有收到換約通知、加上年紀愈大重新投保醫療險保費也愈貴,在評議中心介入協商後,壽險業者願意「重新磋商」,並成立一個特殊工作小組做處理,洪令家說,這是產業界提升服務品質的展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