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大陸的發展經驗來看,其近年在半導體及5G等新興科技領域取得進展,政府政策支持是重要推力,而中國在5G、AI等前瞻科技話語權增加,已敲響歐美各國科技競爭力警鐘。加上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美科技戰讓全球半導體供應吃緊,驅使歐美各國加速推動半導體政策,以確保其產業穩健發展。
目前,美、歐、日、韓皆有應對的半導體戰略,然在國際半導體供應鏈長期分工態勢下,各國擁有的優勢不同,政策著力點略有差異,但共通點皆在加強本土晶片製造能力。縱使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政策可能所費不貲,且恐與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原則相悖,但各國在考量科技競爭力與國安問題下,以政策促進半導體供應鏈在地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陳澤嘉認為,從台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格芯等重點半導體業者近2年宣布啟動多地建廠案例來看,業者投資策略已因應地緣政治與各國政策轉變,政策的磁吸效應或將改變現有的亞洲半導體生態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