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業者掌握COP26後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及供應鏈變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外貿協會、工研院及五大科技相關公協會合作,於12月7日舉辦線上企業交流會,邀請專家學者分享COP26最新觀察與減碳趨勢,並說明我國政府可提供之輔導資源,共吸引逾600人參與。
參與的公協會包括電電公會、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及台灣電子連接產業協會等。
貿易局表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於今年11月13日落幕,各國代表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第一次正式將減少煤炭使用與降低化石燃料補貼納入目標。其他成果還包含減少森林砍伐、規範甲烷排放及煤炭發電轉型潔淨能源等,並將電力、公路運輸、鋼鐵、氫氣及農業等5項產業列為優先減排目標。
蔡英文總統曾公開表示,臺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和國際夥伴並肩合作,以確保未來世代擁有永續環境。國內亦已將2050淨零碳排目標納入修法。
本次交流會邀請台灣綜合研究院、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永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等學者專家,說明COP26最新觀察與動態、氣候變遷下製造業永續風險與創新策略、因應供應商要求製造業如何有效減碳,以及政府提供之減碳輔導資源。此外,也邀請康舒科技公司分享減碳X綠電、光寶科技公司分享碳管理策略經驗。
與會廠商反應熱烈,並針對不同的企業營運模式如何推動減碳、中小企業在資源與經費有限的狀況下如何減碳、國際碳盤查相關標準與規定、企業自行投資綠電是否碳排放抵減效益最大等問題提出討論。
專家學者特別提醒廠商應先鑑別其碳排放熱點,找出最有效潛在降低碳排的機會、將單位減碳投入成本作為衡量指標,並建立碳財務化管理機制,也提示中小企業可多運用政府提供的輔導資源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