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穆迪,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各國大提減碳政策,課徵碳關稅被視為主要對策,碳稅對碳污染徵收價格,以鼓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第一波受到衝擊的產品會是碳密集類型。出口碳密集型產品的主要國家,將承受外部定價制度帶來的更大經濟成本,如鋼鐵製造商。
就個別經濟體來說,印度(Baa3 穩定)、印尼(Baa2 穩定)和中國(A1 穩定)將首當其衝。穆迪認為,如果亞洲經濟體本身徵收碳稅,國內經濟各部門的價格也可能上漲。價格影響因國家/地區而異,具體取決於其能源結構和能源價格水平。中國和印度的曝險程度最大,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對煤炭的依賴程度更高,且對能源價格進行補貼。
碳關稅新制帶來的高度風險,在行業別上有電力公用事業、煤炭開採、鋼鐵、化工和交通運輸等。然而,若政府把碳稅的財政收入重新定向,可以減輕國內碳稅對家庭和公司的影響。例如,補償受影響部門的工人、或通過贈款鼓勵公司採取能效措施,負面影響可能減輕一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