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將於18日登場,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9日晚間以「台灣四項公投議題」為探討為主題,舉辦線上討論會,邀請兩岸學者與談。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表示,當台灣的民眾把目光越集中在內政的問題,越不容易受到民進黨抗中保台宣傳的影響,公投議題的發展對兩岸關係是有間接的正面的效果;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唐永紅則說,四大公投已不可避免地演變為了政黨之爭,但台灣民眾的訴求是多元的,包括「台灣安全,人民有錢」,且安全是首重訴求,也因此反萊豬進口獲得了過半數的民意支持。
與會的兩岸學者包括新國際理論與實踐中心召集人林深靖、全國台聯兩岸關係及社情民意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陳立謙、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唐永紅,屏東大學副教授李銘義擔任本次會議主持人。討論會重點探討四項公投通過可能性、國民黨及民進黨四項公投訴求與政治盤算等方面內容。
左正東提出,國民黨新任黨主席上台後的行事作風與以往有所區別,朱立倫上台後提出「四項都同意,台灣更美麗」,相較於民進黨提出的「四項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台灣更美麗」的口號更有吸引力。他指出,四大公投議題經過兩黨大動員以後,變成了民眾對於兩黨支持度的一個投射,甚至是對民進黨不信任的一種投射。
唐永紅表示,台灣社會生態最近2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可以稱之為結構性翻轉,多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藍營與綠營已經從當年的國強民弱、藍大綠小格局演進到今天的國弱民強、藍小綠大格局。這會相當程度地影響到四大公投的結果。事實上,四大公投已不可避免地演變為了政黨之爭。但他強調,台灣民眾的訴求是多元的,包括「台灣安全,人民有錢」,以及意識形態上的訴求,而安全至今仍是放在「有錢」及意識形態訴求之前的首重訴求。進口美國萊豬既威脅到民眾的健康安全,也因其是台美勾連敵對大陸的結果而影響到台海和平進而台灣安全。這必遭到最強烈反對,正如各家民調顯示的,反萊豬進口獲得了過半數的民意支持。
陳立謙認為,國民黨推動四項公投是從台灣多數民眾切身利益出發,符合台灣多數民眾期待。同時,也是國民黨匯聚藍營力量,對民進黨當局大搞政治操弄假民主,置百姓切身利益於不顧的種種執政之弊的集中揭露與清算。四項公投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灣民意認知,直接影響台灣政黨聲勢。
林深靖表示,現在看台灣社會,尤其是網軍,加之民進黨近幾年非常熟練操控「抗中保台」這一口號,其實已經形成了目前台灣的新八股。每一次開展選舉或者遇到爭議前,民進黨好像只要喊出口號就會無往不利,民進黨把「抗中保台」 當成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藥方,為達政治目的不惜「錮民智,壞心術、滋遊手」(清末嚴復對於八股取士所提出的批評)。他提出,民進黨內有一些人擅長游走於官商之間操弄權術,在台灣社會出盡風頭,佔盡便宜,嘗盡甜頭。
討論會也開放線上民眾提問,問題內容包括1218投票結果受網軍影響多少、民進黨廢核家園計劃配套設施、民調趨勢變化是否體現執政黨和在野黨對公投議題的內部共識凝聚以及宣講力度和效果差異等。
左正東表示,當台灣的民眾把目光越集中在內政的問題,越不容易受到民進黨抗中保台宣傳的影響,大家對兩岸的感受會越好,因為兩岸的問題其實台灣能夠琢磨去改變的空間相對於大陸能夠去決定的空間而言要小很多,所以在台灣來講,對於兩岸關係的討論如何恰到好處很重要,所以,公投議題的發展對兩岸關係是有間接的正面的效果。
唐永紅提出,公投雖然表面上公平,但是並不科學。投票中的多數人並不具備掌握真理的能力而盲從,這種投票方式有可能把社會帶向錯誤的方向。雖然公投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民眾參政議政的意識,但實際上社會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在討論會最後,左正東指出,兩岸之間有很多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大陸有很多在公共事務處理方面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反之亦然。
林深靖提出,大陸的涉台相關單位常常只是看到國民黨跟民進黨之間的這種對立,習慣用藍綠二分的觀點在看台灣社會,忽略了台灣民間相當活潑蓬勃的力量,台灣民間力量彌足珍貴,應該得到更充分的理解跟重視。唐永紅說,從實踐層面而言,對於一些不適合拿來做公投決策的議題,一人一票是極端的民主,希望大家能夠在極端的民主和獨裁之間探索出科學合理的過渡性方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