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全球評級14日發布最新報告並表示,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重磅出手支持家戶和企業,政府挺企業,企業受益,進而使得銀行受益。儘管疫情的不確定狀態讓政府沒有譜可預先參考,所幸紓困措施挺住了經濟社會,全球銀行業如今正重回正軌,銀行機構的信用評級趨勢應會在2021年趨於穩定,而且估計此項趨勢在2022年將持續下去。
標普針對銀行業的「淨評級展望」已顯著改善,2020年10月仍為-31%,屆及2021年11月已來到正2%;大約74%的銀行信評展望穩定,12%信評展望負面,14%信評展望正面。標普信用分析師周寧估計,進入2022年,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狀況應會相當不錯,將有助於對於風險緩衝的能力提升。
惠譽國際信評則就亞太區銀行系統的最新情況,作出評論。惠譽估測,各國政府的紓困措施及振興計畫將逐步退出,亞太區發行人違約評級在過程中保持相對穩定,亞太區發達市場,如新加坡、台灣、韓國等的銀行業,2022年的行業信評展望大多數是中性,代表這些市場銀行業的財務表現大致穩定,一則反映整體上的2021年反彈超過預期,同時可以期待2022年將迎來一個溫和改善的好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