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中心表示,雖然南非的Omicron感染案例增加迅速,英國最主要的變種病毒還是Delta,Omicron病毒的傳播力尚待研究證實,並提醒民眾,只要作好防疫,不需要把Omicron比喻為「大魔王」,也不必恐慌。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雖然目前的科學研究已知Omicron變種病毒有36個突變位置,可能影響它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但仍不知道這些突變位置,是否強化了病毒特性。從還未經過同儕審查的科學預印本研究得知,Omicron可能會讓疫苗或感染後引起的抗體濃度下降,至於下降程度也還未有共識。不過,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疫苗仍能提供部分保護力。

科學家提醒,研究新的病毒需要時間,目前Omicron在全球傳播的狀況未明,也僅能依據抗體量,判斷Omicron對疫苗的影響。另一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病毒學家Penny Moore也在BBC和衛報的Podcast節目中告訴記者,她的實驗室正在以Omicron的偽病毒(Pseudovirus)進行實驗,觀察人類抗體辨認這些病毒的狀況。而無論是培養活病毒,還是人工做出突變的棘蛋白,都需要投入一定時間觀察和研究。

有關Omicron的突變對傳播力、各廠牌疫苗的影響,以及感染後的情況,科學證據都還在累積當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強調,目前應有效評斷最新研究證據的可信度與推論程度,國人不宜在未有足夠證據的狀況下,急於做出對於Omicron病毒的評判。

#全球 #Omicron #病毒 #突變 #變種病毒